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z6com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电话

单玉华 :于“静”中勾连茶道精神与人生修养

声明 :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 ,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文责原作者自负 ,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

编者按 :本文作者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河南省育英素质教育研究院研究员 。该文最初为参加第二届全国茶道哲学高峰论坛提交的会议论文 ,修改完善后在《唐都学刊》2018年第5期全文发表 。现经作者授权 ,在本网站全文推送 ,敬请关注 。

 0bc495b0b5c7646c4201d9b0e7172d30.jpg

 

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对其哲学学理的论证还多有疏漏 ,但是对其蕴含的内在精神气质 ,已经有一些论述 ,梳理各家所论的茶道精神 ,可以看到“静”在茶道精神中居于重要位置 ,是茶道内在气质的凝结 。与此同时 ,“静”也是中国人生修养论的重要范畴 ,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把茶道的“静”与人生之道的“静”用之于现实人生 ,是提升人生意境的有效路径 。

 

一 、静是茶道的精髓

茶是物质的东西 ,而茶道则把这一物质与精神紧密联系起来 ,兼具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属性 。古往今来 ,人们对茶道所具有的内在精神进行了多种多样的归纳与探求 ,其中 ,“静”可以推之为茶道精神的精髓之一 。茶道的“静”有多重层面 。

在基础层面 ,茶道的“静”指茶叶这一茶道中的物质代表 ,本身具有“静”的属性和仪态 。茶叶所内含的茶多酚等物质 ,饮之可以使人舒缓心态 、凝神静气 。茶叶仪态静美 ,在冲泡前如睡婴静卧于器皿;在冲泡后 ,于杯壶中经过短暂的舞动 ,终归静落 ,在水的滋润下缓缓释放自己的茗香 、养分和气味 ,其宁静的气息丝丝脉脉 ,涓涓流淌 。唐宋文人在诗词中对茶叶的宁静 、清香秉性多有溢美之词 :

唐朝诗人韦应物在《喜园中茶生》中言“洁性不可污 ,为饮涤尘烦”[1] 1994 ,温庭钧在《西陵道士茶歌》中言“疏香皓齿有余味 ,更觉鹤心通杳冥”[1]6715 ,刘禹锡在《酬乐天闲卧见寄》中言“诗情茶助爽 ,药力酒能宣”[1]4036……

把茶的宁静祥和气息描绘得活灵活现 。 

在中间层面 ,茶道的“静”指茶道仪式体现的外在的“静” 。中国茶道起始甚早 ,兴于唐代 ,盛于宋代 、明代 ,衰于清代 。中国茶道虽然源远流长 ,是世界茶文化的源流之本 ,但是中国茶道不似日本茶道那般繁琐 ,也没有显著的茶道流派和约定成章的确切仪式 。中国茶道讲究五境之美 ,对茶叶 、茶水 、火候 、茶具 、环境有特定要求 ,以吻合烹煮香茗的条件 ,呼应宁静清雅的旨趣 ,求得“味”和“心”的最高享受 。在仪式上 ,中国茶道大体包括净手 、烫杯温壶 、放茶 、洗茶 、冲泡 、封壶 、分杯 、回壶 、分壶 、奉茶 、闻香 、品茗等程序 ,推崇茶壶三点头 、茶倒七分满 、双手奉茶 、三指取杯 、闻香识茶 、轻啜慢饮等用茶规则 。中国茶道无论仪式简繁 、时间长短 ,都强调茶道环境的静谧优雅 ,茶道仪式的举止优美 、语言轻柔 、仪态娴静 ,于方方面面契合茶的“静”的气质 。

而被作为精神生活重要内容的日本茶道 ,对其静 、雅的气质更是刻意追求 。日本茶道一般在专业茶室进行 。为办好茶会 ,主人会提前精心准备 ,选购好茶 、好水 、花木 、茶点及茶食材料等 ,认真打扫茶室和茶庭 。日本茶室前一般会有一段精致的自然景观 ,使客人进入茶室前 ,先静下心来 ,去除杂念 ,以全心全意领悟茶道 。茶室门外设有水缸 ,备有长柄水瓢 ,客人入室前从中取水洗手 ,再用水瓢含水漱口 ,以洗净身体内外的凡尘 ,然后把一方干净的手帕放入前胸衣襟内 ,再取一把小扇插在身后腰带上 ,安静气息 ,进入茶室 。主人在茶室门口跪迎客人 。来宾入室后 ,宾主相互鞠躬致礼 。茶会在安静优雅的气氛中进行 。敬茶时 ,主人用左手掌托碗 ,右手五指持碗边 ,跪地举起茶碗恭送至正客前 ,然后依次献给宾客 。客人要恭敬地双手接茶 ,先致谢 ,尔后三转茶碗 ,轻品 、慢饮 、奉还茶碗 。日本茶道经过了历代简化后 ,仍然流派众多 、程序繁琐 ,需要经过专门训练 。透过日本茶道端庄 、凝重乃至繁华的仪式背后 ,可以看到它们殊途同归的仪式静美 ,以及对“清寂”终极目标的追求 。

在最高层面 ,茶道的“静”是指茶道精神内在的“静” 。这是一种抽象的境界 。茶是沸腾的 ,又是宁静的 。沏茶要动 ,品茶要静 。在取茶 、沏茶 、观茶 、品茶时 ,只有保持宁静的心态 ,让心沉寂下来 ,把多余的心抛开 ,排除杂念 ,才能让心不再漂浮 、躁动 ,真诚地去观察 、领悟 、感受 ,对杯盏中的茶叶看其舞动 ,观其静落 ,等其飘香 ,品其回甘 ,悟出茶的真味 。故此 ,宋徽宗赵佶称其

致清导和…… ,中澹闲洁 ,韵高致静”[2] 。

说到底 ,体悟茶道的精髓 ,就是放松身心 ,宁神静气 ,回归自然 ,做到茶我合一 ,归于清静 。茶道的“静”就是心静 。

茶道的“静”不是“不动” ,不是绝对的静止 ,而是与“动”相互呼应的“静” 。在客观世界 ,运动的绝对性毋庸置疑 。茶道需要通过一系列仪式来表现一定的规矩 、礼仪 、修养和意境 ,是行为艺术和精神活动的统一 ,所有这些茶道仪程的活动都是“动” 。但是茶道的最终追求 ,是由“静”等精神气质构成的茶道精神 。“静”作为茶道的最高境界之一 ,对它的追求贯穿于茶道始终 。有了“静”的心态 ,在茶道中的一举一式 、一言一行 ,才能自然舒畅 ,雅静和谐;有了“静”的境界 ,才能体悟茶道追求的是什么 ,品味茶中自我 ,茶中人生 。

茶道的“静”不是空洞的静 ,不是借助“静”而无思无视 、昏聩慵懒 。茶道的“静”是宁静心态下的反躬自省 、思维敏捷 、洞察若曦 、波澜不惊的“心静” ,具有哲学思辨和哲学透析的色彩 。茶道的“静”不是让人逃避尘世 ,而是让人在世俗的喧嚣中得到一方心的静地;茶道的“静”不是寻得真知 ,而是搭起了探求真知的桥梁 。如与佛教思想关系密切的日本茶道 ,在秉承中国茶道唐宋遗风的同时 ,融合了自身特质 ,奉“一期一会”为茶道要诀[①] ,视每一次茶会为“一生只有这一次”的难得机缘 ,通过“水 、饭 、谈 、茶”的四个主要步骤 ,在茶会静谧 、真诚 、端庄的范围中 ,使主客之间静心清志 ,思路流淌 ,品茶交流 ,珍惜当下 。

茶道尚“静” ,不仅在于茶本身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 ,饮之具有平静心绪 、凝神静气的作用 ,还在于茶道仪式和茶道精神对“静”的崇尚 。无论是中国茶道还是日本茶道 ,无论是茶道聚会 ,还是独自品茗 ,茶道品的是茶 ,体悟的是心 ,是一种形而上的思想意境 ,体现了宁静 、恬淡 、清寂的精神状态 。

 

二 、静是人生修养的功夫

“静”不仅是茶道精神的构成要素 ,也是中国传统的人生修养功夫 。早在先秦民间 ,已经把“静”作为一种美好的仪态和境界 ,《诗经》以“琴瑟在御 ,莫不静好”[3]郑风·女曰鸡鸣作为夫妻间和谐幸福 、静宁平和的理想状态 。以“静女其姝……静女其娈”[3]邶风·静女来赞美女子安静 、温婉 、雅致的仪态 。

汉朝以后 ,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道家思想与之相辅相成 。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 ,对“静”的思想内涵和修养之道都高度重视 ,使之成为具有丰富内涵的哲学范畴 。

道家学说的核心概念是“道” 、“自然”与“无为” ,但是老子在阐释自己思想观点的时候 ,充分关注了“静”在自己哲学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老子言 :

 “静胜躁 ,寒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4]第45章 。认为清清净净是天下的正道 。此处的“清净”指心境宁静 ,简单朴素 ,无为而治 。老子好言婴儿 ,如“专气致柔 ,能婴儿乎”[4]第10章?“常德不离 ,复归于婴儿”[4]第28章 。“含德之厚 ,比于赤子”[4]第55章 。对此 ,冯友兰解释 :“婴儿非不有活动 ,但一切皆出于天然 ,而非出于有意识的计画 。……一片天机 ,非有人为”[5]33 。

老子看重的 ,正是婴儿心灵的纯洁 、宁静 、自然 、柔和 ,认为这是大德之本 。

老子爱水 。“静”是水的重要属性 。老子说 :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善地 ,心善渊 ,与善仁 ,言善信 ,政善治 ,事善能 ,动善时 。夫唯不争 ,故无尤”[4]第8章 。“天下莫软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4]第78章 。“天下之至柔 ,驰骋于天下之至坚”[4]第43章 。

老子认为水所具有的本性体现了最高境界的善 :它润泽万物而不争名夺利 、贪图回报;它姿态低下 ,宅心仁厚 ,乐善好施 ,守信善治 ,顺天而动;它柔弱至极 ,却坚韧无比 ,穿石攻堤 ,无坚不摧;它不苛求外物 ,而是顺应环境 ,在方为方 ,在圆为圆 。水常以柔弱示人 ,但是水的柔弱不是脆弱 、虚弱 、孱弱 ,水于静默中滋润万物体现了不息的生命活力 ,水至深象征着深厚的修养内涵 ,水绵绵不绝表现了坚韧的本色 。由此 ,老子认为水所表现的平静深沉 、乐于奉献 、洁身自好 、与世无争 、无忧而乐等属性展现了至善 、至真 、至美的理想德性 。

老子反对过激和强烈 ,看到了“柔弱胜刚强”在事物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在柔弱与坚硬之间 ,柔弱是生 ,坚硬是死 :

“人之生也柔弱 ,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 ,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 ,柔弱者生之徒”[4]第76章 。过度的执着和强烈都难以持久 ,如同“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4]第23章 。

所以老子强调以静制动 、以柔克刚 、无为而为的处世之道 。这个道理用在人生目的上就是 ,人要明白 :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可以长久”[4]第44章 。

在老子看来 ,对名利的过度追求必然付出极大的代价 ,对财物的贪求和富藏将招至祸患而失去一切 。所以 ,清静无事 、平安寻常就是福 ,知道满足 、懂得适可而止才是长久之道 。

道家的理想社会同样构建在平实宁静 、朴素和谐的氛围中 。

老子推崇“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4]第19章 。这种理念指导下的社会应该是“不尚贤 ,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 ,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 ,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也 ,虚其心 ,实其腹 ,弱其志 ,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4]第3章 。老子的理想社会 ,不是让人绝情灭欲 ,而是希望人们“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居 ,乐其俗”[4]第80章 。

对“静”的哲学内涵与人生修养价值 ,儒家同样予以充分关注 ,在儒家“内省” 、“慎独” 、“格物致知”的哲学范畴和人生修养理论中尤为显见 。孔子认为 ,要提高自己的道德认识 ,督促自己的道德实践 ,就要静下心来 ,反复不断的“内省” 。孔子说 :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6]《里仁》 。他很赞赏弟子曾子的修身方法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6]《学而》?孟子继承了这一方法 ,教育学生“行有不得者 ,皆反求诸己” [7] 《离娄上》 。认为在自己的行为没有取得预期效果或者与别人发生矛盾时 ,首先要反省自我 。

内省不是自我封闭 ,而是静心反思 ,回顾自己的日常所为 ,是否合乎道德规范;审视自己的道德修养 ,是否达到了应有境界 。

“慎独”的修养方法与“内省”关系密切 ,推动“内省”达到了更高的修养境界 。《中庸》言 :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 ,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8]《中庸·第1章》 。

指出真正的君子即便是在人们看不见的时候 ,同样非常谨慎地尊奉道德规范;在别人听不到的情况下 ,同样要求自己勿违背道德要求 。事实上 ,再隐蔽的东西也会被人们察觉 ,再微小的动作 ,会曝露出来 。故此君子要慎独 。实践慎独的路径是“诚” :

 “所谓诚其意者 ,毋自欺也 。……此谓诚于中 ,形于外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8]《大学·传6章》 。

“诚”是“慎独”的内在心路 。

“格物致知”是传统修养功夫的高层境界 。《大学》言 :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8]《大学·经1章》 。

普天之下 ,君王圣贤也好 ,平民百姓也罢 ,其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的共同路径就是格物以致知 ,进而诚意 、正心 。

无论是“内省” 、“慎独” ,还是“格物致知” ,都是内在功夫 。其修炼无不以“静心”为前提 ,以“默守”为标志 。只有保持宁静的心态 ,在主观意识层面彻底认识到了 ,才能外求终生的奉行 ,体现了“知而后行”的逻辑路线 。这一逻辑路线 ,在《大学》中是这样阐述的 :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 [8]《大学·经1章》 。

可见在“定 、静 、安 、虑 、得”的中国传统修养之道中 ,“静”是一个基本元素和重要路径 ,在“修身在正其心” [8]《大学·传7章》的修养伦理中居重要地位 。“静以修心”作为人生修养的一个重要节点 ,不是杜绝人的愤怒 、恐惧 、好恶 、忧患等心理情绪 ,而是要求不被这些躁动的情绪所牵制 ,保持心态的宁静 ,诚心诚意地尊奉道德目标 。

 

三 、于“静”中展示的人生意境

茶道讲“静” ,中国传统修养功夫也讲“静” ,以“静”联通传统修养论与现实人生 ,把“静”作为一种生活理念和生活态度 ,营造“静”的人生意境 ,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种美好境界 。

先哲老子不仅把“静”作为重大的哲学课题 ,对“静”在现实生活中的指导作用也予以广泛关注 ,把“致虚极 ,守静笃”[4]第16章作为处世为人的最高境界 。庄子同样推崇“必静必清”的心理状态和人生态度 ,庄子眼中的幸福就是 :

“凡各物由其道而得其德 ,即是凡物皆有其自然之性苟顺其自然之性 ,则幸福当下即是 ,不需外求 。此所谓逍遥游也”[5]28 。

强调幸福在当下 ,幸福不外求 ,幸福就是平静的“日常” 。庄子还通过《在宥》篇中的一个故事 ,总结出养心之道在于“报神以静 ,形将自正”[9]《外篇·在宥》 。老庄强调的 ,就是那种清静 、淡泊 、豁达 、乐观的心境之美 。

在儒家视野中 ,“静”既是一个哲学范畴 ,亦是一种人生意境和生活态度 ,是实践人生修养的重要桥梁 。如前面所言 ,儒家把“诚”作为实践“内省” 、“慎独” 、“格物致知”的保障 。如何才能得到“诚”?先哲认为“诚”由心生 ,没有宁静的心 ,“诚”就失去了产生的土壤和维持的依托 。故此 ,《大学》把“定 、静 、安 、虑 、得”的修养路径放在经一章的核心位置 。荀子在谈静心与修身的关系时亦言 :

人何以知道?曰 :心 。心何以知?曰 :虚一而静”[10]《解蔽篇》 。“尽将思道者 ,静则察 。知道察 ,知道行 ,体道者也 。虚壹而静 ,谓之大清明”[10] 《解蔽篇》 。

“静”与“虑”互通 ,“虑”与“得”连接 。由“静”而“虑”而“得”是思维和实践的自然路径 。诸葛亮言下的“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讲得就是这个道理 。

面对烦杂世俗 ,于“静”中凝合心智 ,提升意境 ,在宋明理学那里得到进一步完善 。宋朝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以“主静”为至高的人生境界 ,言“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 ,而主静 ,立人极焉”[11] 《太极图说》48 。把“无欲故静”作为主静的要诀 。

在周敦颐看来 ,无欲是修养的基本内容 ,静是无欲的最高境界 。二程在周敦颐观点的基础上 ,淡化了佛老思想在理学中痕迹 ,提出“敬以直内 ,义以外方”的修养方法论 。程颢认为格物是纯粹的内修过程 ,提出“定性”之论 。程颢的“定性”就是“定心” 。这个“定”不是心不与外界接触 ,也不是不让内心活动 ,而是先哲孟子所讲的“不动心” :

“夫天地之常 ,以其心善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 ,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12]460 。

而程颐认为 ,提升人生意境的路径应该在“主敬”的基础上做到“直内” 。实践二程的道德目标 ,需要“静”的心理环境 ,这一点在二程弟子那里得到进一步阐释 。

二程弟子“龟山先生”杨吋主张“于喜怒哀乐未发之际以心体之”,强调人应该摆脱喜怒哀乐等情绪的纷扰 ,使内心不受外界嘈杂环境和浮躁心态的影响 ,不为外物所累 ,于静中体验未发 ,在“心”上下功夫 。而杨吋的弟子罗从彦“以主静为宗”,倡导静坐 ,在静坐的宁静心态下 ,

于静中看喜怒哀乐未发时作何气象 ,不惟进学有力 ,亦是养心之要”[13]959 。

师从罗从彦的李侗认为 ,认识事物有两个条件 ,一个是静默 ,一个是日用 。而静默是主要路径 ,即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 ,在静中于“主宰存养处” 。他主张以静坐保持宁静心态 ,消除外物对内心影响 ,以静心认识事物 。

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是李侗的高足 ,他融合了程颐和杨吋 、罗从彦 、李侗的思想精华 ,用“敬”代替了“静” ,既继承了李侗“于静中体验未发”的思想 ,又集合了胡宏“察识于已发”的修养路径 ,使二者融会贯通 ,达到“居敬涵养”的人生意境 。朱熹强调修养之道在于无时不涵养 、无时不省察 。即对自己言论行为 ,要经常反省分析;对有可能产生的“念虑之萌” ,那怕是偶然间显露轻微意向 、情绪和欲望 ,都要认真反思 ,深刻检查 ,不得可夹杂任何与道德相悖的东西 。既重视防微杜渐 ,又注重纠失于后 。

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提出“省察克治”修养功夫 ,同样是一种于自制反省中追求完美人生意境的修养功夫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谈到 :

 “省察克治之功 ,则无时而可间……无事时 ,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 ,搜寻出来 ,定要拔去病根 ,永不复起 ,方始为快”[14]183 。

“静”也是佛教强调的修养意境 。在佛教思想中 , “禅”[②]的意思是 :“静虑” 、“思维修” 、“弃恶” 、“功德丛林”等 。强调的是心注一境 、正审思虑 。《俱舍论》卷八谈到寂静与审虑的关系 ,认为“禅静”的修养路径 ,可以使人心宁静专注 ,便于深入思虑义理 ,故又称为“善形摄一境性” 。佛教还按习修层次 ,把禅静分四个层次 ,称“四禅”或“四静虑” 。中国本土佛教禅宗的重要代表人慧能曾说 :

“若言著净 ,人性本净;由妄念故 ,盖覆真如 ,但无妄想 ,性自清净”[15]115 。

慧能强调 ,人本性自带清净和清静的本色 ,自然而然地体现其本色 ,不为外物污染 ,就是禅静了 。

进入佛门 ,必须持戒 ,无论是五戒 ,八戒 ,十戒 ,都是让人心静下来 ,不受世俗邪念 、恶念和杂念所牵制 。在中国寺院 ,佛教理念的禅静与茶道的静 ,相互融合 ,相得益彰 ,逐渐形成寺院“禅茶一味”的生活模式 。僧人们在茶道中静思 ,在静思中悟道 。

综上 ,“静”是茶道的精神气质 ,也是中国传统修养论的精华 ,重新审视茶道之“静”与传统哲学之“静”的哲学价值与人生价值 ,建构一种“静”的人生意境 ,融合“静”于快节奏和高度物化的现代生活 ,不失为“简单生活”和“朴素生活”理念下值得探求的一种人生修养路径 。

 



[] 佛教强调生死轮回 ,生生死死轮回无尽 ,而人生一世只是生死轮回中的“一期” 。即便这“一期” ,在浩渺的时间长河中也不过“一瞬”而已 。而“一会” ,不仅是指仓促人生中的难得机缘相会 ,其深层次含义是指人生“一期”中精神升华的瞬间 。以“一期一会”为茶道宗旨 ,可见珍惜 、凝重 、寂寥等意蕴在茶道精神中的重要地位 。

[] 梵文Dhyana.音译“禅那”



[1] 彭定求等.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193;577;358.

[2] 赵佶.大观茶论.[M].罗隐 司马光.说郛.宛委山堂刻本.

[3] 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 老子. [M].北京:中华书局,2006.

[5] 冯友兰.人生哲学(外二种)[M].北京:中华书局,2014.

[6]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7] 焦循.十三经清人注疏.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8]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9] 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0] 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1] 周敦颐.周子通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2] 周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3] 黄宗义.宋元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4] 陆九渊.象山语录;王守仁.阳明传习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0.

[15] 梁海明.金刚经\坛经[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上一篇 : 李萍 :反智主义在当代中国茶文化界的表现及批判(下)
下一篇 : 金永丽 :英印茶叶拍卖制度的历史考察——从伦敦茶叶拍卖中心关闭说起(上)
X

合作交流 :李老师

电话:010-82504240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