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z6com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电话

陶德臣 :非遗背景下南京雨花茶品牌建设初探

声明 :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 ,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文责原作者自负 ,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


编者按 :此文为第六届“我与茶道”优秀征文三等奖作品 ,作者为陆军工程大学教授 ,历史学硕士 ,研究方向为茶业经济和文化史 、军事历史 、党的创新理论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视野下的西南茶马古道文献资料整理与遗产保护研究” [20&ZD229]阶段性成果 。

 

陶德臣


摘  要 :南京植茶历史悠久 ,茶文化底蕴深厚 ,饮茶风俗浓郁 ,这些都为雨花茶品牌建设提供了丰厚土壤 ,但雨花茶品牌建设同时又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影响到雨花茶品牌建设 。这些制约因素主要包括茶园面积相对狭小 ,企业规模难成气候 ,茶叶品牌保护乏力等方面 。为此 ,必须从质量 、形象 、管理 、创新诸方面入手 ,寻找有效的破解之策 。这些破解之策主要包括确保茶叶品质过硬 ,树好茶叶品牌形象 ,做好茶叶品牌管理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

关键词 :南京;雨花茶;品牌建设;制约因素;破解之策

 

2022年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京雨花茶作为绿茶制作技艺代表位列其中 ,这突显了非遗背景下雨花茶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20221017日 ,习近平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深刻指出 :“茶产业大有前途 。下一步 ,要打出自己的品牌 ,把茶产业做大做强 。”[]这一段话深刻揭示了做大做强茶产业 ,必须加强品牌建设 。权威的《中国茶叶大辞典》认为 :茶叶品牌是“用于区别不同茶叶企业的茶叶商品 。品牌一旦注册 ,便受到法律保护 。品牌是商标的文字部分 。恰当地设计品牌 ,使之能反映特定产地或厂家或公司特定茶叶品质和企业精神 ,有利于树立茶叶企业和商品茶的形象和信誉 。”[]通俗地说 ,茶叶品牌建设是茶叶生产企业为创立茶叶品牌并促成其发展壮大所采取的种种措施 ,南京雨花茶产业的发展 、壮大 ,同样离不开品牌建设 。从历史和现实来看 ,雨花茶品牌建设刻不容缓 ,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鉴于学术界尚无专文探讨这一问题 ,本人抛砖引玉 ,期待更多人关注雨花茶品牌建设 。

 

一 、南京创新名茶雨花茶的创制

雨花茶是针形紧抱绿茶 ,它外形短圆 ,色泽幽绿 ,条索紧直 ,锋苗挺秀 ,带有白毫 。这种茶“形似松针 ,翠绿挺拔” ,恰似牺牲在雨花台数十成革命烈士的铮铮铁骨 ,象征着革命烈士忠贞不屈 ,万古长青 。

为了“创制名特茶 ,纪念革命先烈 ,向国庆十周年献礼” ,1958年春 ,成立了由主管山区经济的副省长韦永义挂帅的“江苏省名特茶创制委员会” ,把张之澄 、邰大传 、曹岚 、罗凡等全省10多名制茶高手集中到中山陵园 ,组成以俞庸器为组长的技术攻关小组 ,全力创制新茶 。1959年春 ,名特茶创制委员会召开采制座谈会 ,对茶叶定型事宜各抒己见[] 。有的主张把茶叶制镰刀斧头形 ,表明革命成功主要依靠工农群众;有的建议制成花瓣形或雨珠形 ,象征革命先烈精神如鲜花洒满人间;有的主张制成大刀长矛形 ,以表示中国革命是武装革命[] 。尽管意见不统一 ,但大家都认为茶叶外形既要有纪念革命先烈的寓意 ,又要考虑南京茶树的特点 ,同时要便于将来机械化大量生产 。

一个下雨天 ,俞庸器走在路上 ,无意中看见松树上很多松针被雨水打落在地上 ,瞬间 ,他的灵感涌上心头 。他想 :满山松树四季常青 ,能寓意革命先烈万古长青;根根松针能象征革命先烈忠贞不屈的品格 ,铮铮铁骨的精神;在已创造的花瓣形基础上 ,改进搓条技术 ,容易形成松针状 。俞庸器与创制人员交流想法 ,大家一致赞同 。经过多次试制 ,松针形的样品茶出来了 。省市领导肯定了取得的成绩 ,指示 :“定型为松针 ,不仅可行 ,而且寓意深刻 。要抓紧完善技术 ,提高试制质量 。”

1959420日 ,正式炒制松针形新品茶 。只见根根干茶犹如松针 ,锋苗挺秀 ,白毫隐露 ,色泽翠绿 ,新品茶创制成功 。江渭清 、彭冲等领导得知消息 ,非常高兴 ,在征求相关专家意见后 ,明确指示 :松针形的新品茶正式命名为雨花茶 。512日 ,江苏省茶叶评比会上 ,雨花茶顺利通过了产品鉴定 。俞庸器带着雨花茶样品出席了在杭州召开的全国茶叶会议 ,他在会上宣布了雨花茶的诞生 。雨花茶样品送国家有关单位科学审评 ,一致认为雨花茶茶名清雅 ,外形独特 ,品质优异 ,跻身全国名茶之列 。1959年 ,江苏省农业展览馆的展台上 ,出现了新创制的雨花茶 ,向国庆1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表达了对先烈们的深刻缅怀[] 。

雨花茶是新创制的全国经典名茶 ,是绿茶中的珍品 ,与安化松针茶 、恩施玉露茶列为中国著名“三针之一” 。雨花茶问世后 ,立即受到了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 ,成了云锦 、雨花石 、盐水鸭等之后又一南京地方著名特产 。自1959年雨花茶被评为全国名茶后 ,雨花茶在历年参加国内外同类评比中多次获奖 。据不完全统计 ,1959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6年 、1989年 、1990年被评为全国名茶 ,1988年 、1993年 、1997年获银奖 ,1994年获金奖[] 。雨花茶还获得过这些荣誉 :1985年在农牧渔业部召开的全国优质名茶评选会上 ,被选为11种优质名茶之一 。20035月获“中茶杯”全国名茶特等奖 ,200412月 ,成为南京市第一个地理标示保护产品 。2005年 ,获“中茶杯”全国名茶评比特等奖 。20065月 ,在江苏省第八届“陆羽杯”名特优评比中获一等奖 。20133月 ,雨花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成功 。20139月 ,雨花茶入列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7年 ,雨花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保护 。201811月 ,雨花茶手工制作能手入选“南京工匠” 。2020727日 ,雨花茶入选中欧地理标志第二批保护名单 。2021610日 ,雨花茶制作技艺成功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2年 ,雨花茶制作技艺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正如购买雨花茶的客人所说 :“现在的雨花茶 ,丝毫不输于杭州西湖龙井和苏州洞庭碧螺春 ,再贵重的客人也拿得出手 。”[]雨花茶自创制以来 ,就以优质著称 ,享誉海内外 。

 

二 、南京雨花茶品牌建设的制约因素

南京植茶历史悠久 ,茶文化底蕴深厚 ,饮茶风俗浓郁 ,这些都为雨花茶品牌建设提供了丰厚土壤 ,奠定了雨花茶品牌建设不可多得的资源基础 。但雨花茶品牌建设又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成为制约南京雨花茶品牌建设的突出问题 。具体说来 ,主要包括茶园面积相对狭小 ,企业规模难成气候 ,茶叶品牌保护乏力 。

(一)茶园面积相对狭小

雨花茶自创制后 ,长期局限于南京及其附近地区 ,因而不可避免地造成茶园面积不大 ,茶叶产量少的状况 。解放初 ,建国前中山陵园留下来的荒芜茶园仅有47亩 ,虽经复垦 ,到1957年 ,南京市郊区也仅有茶园106[] 。雨花台茶树更少 ,仅有几亩 。19586月 ,仙林茶场300亩的荒山丘陵披上了绿装 ,种上了茶 。据先驱者回忆 :“一天早上 ,队长突然召集开会 ,向我们郑重宣布说 ,市里决定打出南京品牌名茶 ,从现在起 ,就按规定要求和标准 ,在各茶场 、陵园开始试制和创造‘南京雨花茶’ 。”[11]参与试制松针新品茶的茶林场除中山陵园外 ,还包括雨花台烈士陵园茶场 、江宁县实验茶场 、栖霞山茶场等10多家[12] 。这说明当时南京茶园已有一定发展 。雨花茶的创制成功 ,极大地促进了南京茶叶生产 。1959年 ,即由地方财政投资从福建 、广东调进大批茶苗 、茶种和插穗 。1960年 ,南京郊区茶园面积从1959年的421亩激增至2704亩 。1961年 ,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 ,茶叶生产出现停滞和回落 ,1962年 ,茶园面积减少到1620亩 。1974年 ,国务院提出“全国要搞100多个年产5万担左右的重点县 ,作为茶叶生产基地 。”南京郊区植茶面积有所增长 ,当年植茶面积2358亩 。1977年 ,在铁心桥 、雨花台等处大面积开辟茶园 ,全市茶园面积增至4145亩 。

改革开放后 ,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推广 ,多渠道流通格局的形成 ,给茶叶生产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1984年 ,全市茶园面积近万亩 ,出现了31000亩以上的茶叶生产基地 ,即铁心桥乡1330亩 ,十月乡1100亩 ,雨花台乡1040亩 。1985年 ,南京市郊茶园面积4.6万余亩 ,其中投产茶园2.3万亩 。

20世纪90年代 ,南京市县政府都把开发丘陵岗地资源 ,发展经济果茶 ,确定为农业经济的主导主业 ,这又为茶叶发展注入了活力 。1999年 ,南京国有 、集体 、个体茶场约有400余家 ,茶园总面积8万亩 ,投产茶园4.6万亩 。

与此同时 ,雨花茶种植范围扩大到南京所有县郊 。1988年 、1996年分别制定了雨花茶市级 、省级地方标准 ,1994年起持续开展了评选市级雨花茶质量信得过单位 ,促进雨花茶产销进入标准化 、规范化的起步阶段 。中山陵园茶场等6个重点雨花茶生产企业 ,机械化生产研制成功并在全市推广 。1999年 ,南京雨花茶机制生产线达250条 ,年产雨花茶167吨 ,产值5000多万元 ,分别占全市茶叶总产量的10% ,总产值的44%[13] 。

进入21世纪 ,南京雨花茶种植面积 、产量都有所增加 。2004年 ,雨花茶获得原产地保护 ,南京中山陵园 、雨花台烈士陵园和江宁区 、浦口区 、六合区 、雨花台区 、栖霞区 、溧水县 、高淳县(此两县现均已改为区)所属范围内生产符合标准的茶才能叫雨花茶 ,雨花茶成为南京市的一张城市名片 。2014年 ,《南京市城市名片》一书出版 ,雨花茶位列其中 。2007年底 ,南京市茶园面积9.4万亩 ,茶叶总产量2118吨 ,茶叶产值3.3亿元 。其中 ,雨花茶产量370吨 ,产值8500万元 。20073月 ,国家质检总局首批核准使用雨花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有21家企业 ,这21家企业的茶园面积占到南京茶园面积的30% 。20083月 ,第二批又有10家雨花茶生产企业获准使用雨花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14] 。2009年 ,南京茶园总面积10万亩 ,茶叶产量2400吨 ,年产值3.5亿元 。其中注册雨花茶品牌40多个 ,雨花茶产量400吨 ,年产值1.1亿元[15] 。据《南京日报》2010714日《雨花茶为何走不出南京》报道 ,2010年 ,南京有茶园10.54万亩 ,茶叶总产量约2500吨 ,总产值约3.5亿元 。其中雨花茶产量500吨 ,产值约1.5亿元 。2020年 ,南京茶园面积为12万亩 ,雨花茶产量比往年约减产两成 ,产量在600吨左右 。

雨花茶创制60多年来 ,茶园种植区域从最初的中山陵园一隅扩大至雨花台陵园及雨花区 、六合区 、浦口区 、江宁区 、栖霞区 、高淳区的“二陵七区” ,种植面积 、茶叶产量已有大幅度增加 。但面对建设一流茶叶品牌的迫切要求 ,雨花茶仍然存在严重的原料不足问题 。原料不足 ,首先表现为雨花茶的种植面积上不去 ,茶叶产量必然受到制约 ,尤其是实行原产地域保护以后 ,这一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一方面 ,只有“二陵七区”才能种植雨花茶 ,而且只有申请了原产地保护的企业才能制造雨花茶 ,这就使本来有限的茶园不可能全部用来生产 、制造雨花茶 。另一方面 ,雨花茶产量有限的现状使雨花茶在家门口就能销售一空 ,根本不必跑出去做宣传 ,这就对生产企业带来更加现实的消极影响 ,使企业缺少品牌建设的积极性和拓展动力 ,甚至觉得推进品牌化显得“多余” 。不少企业由于产量不高而懒得打牌子 ,认为如果广告打出去 ,生产满足不了需求 ,反而把牌子给砸了 。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后 ,雨花茶生长区域缩小 ,供应量跟着大幅减少 ,供不应求现象加剧 ,品牌化或许显得就更“多余”了 。这种就地产销 、小富即安的心态及物以稀为贵 、不愁销售的现状 ,严重制约了雨花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它不仅裹胁着雨花茶远离市场 ,也造成了整个产业“缺钙 、退化” 。

(二)企业规模难成气候

从根本上讲 ,雨花茶一直难脱地产地销局面是企业规模偏小造成的 。种植 、生产雨花茶的茶场 、企业一般有国有 、集体 、私人这三类 ,但无论是哪类茶园 、生产企业 ,规模大多偏小 ,产量不多 ,力量不大 ,形成不了太大的品牌影响力 。从茶园面积来看 ,全市没有一家能达到1万亩 。著名的高淳区青山茶场 ,是南京市最大的茶场 ,理论上有4000亩茶园 ,但淳青茶业有限公司拥有的茶园其实只有数百亩 ,其他的茶园则被分配给了个人承包 。雪松 、中山陵 、雨花台等重点茶场的茶园面积更只有几百亩 。溧峰集团的茶园大部分也承包给了个人 ,每人34亩 。这还是较著名茶场的情况 ,一般茶园及私人茶园的茶园面积就更不用提了 。

企业规模编小是茶园面积不大 、品牌不强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与过去相比 ,几十年来 ,雨花茶生产企业的数量已有较大增加 。1996年底 ,生产雨花茶的茶场多达250家 ,拥有42条雨花茶全程机械化生产线 ,年产量达到100吨 ,但平均到每家企业的产量就不多 。2005年起 ,南京实施雨花茶原产地保护 ,只要位于“二陵二县五区”地域内的茶叶生产企业 ,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的雨花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申请机构提出申请 ,经初审合格 ,由国家质监总局公告批准后 ,就可使用雨花茶商标 。这样 ,雨花茶生产企业数量大增 ,不但有一定实力的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生产雨花茶 ,不少私人企业也加入到生产雨花茶的行列中 。仅高淳区青山茶场 ,据笔者调查 ,就有茶叶生产企业7个 。此外 ,还有数量众多的家庭作坊 。所以 ,雨花茶生产企业的小 、散 、弱状况不但没有丝毫改变 ,从一定意义上讲问题反而更加严重 。2012年 ,南京有300多家雨花茶生产企业 ,居然没有1家产值超过千万元的企业 。品牌意识的匮乏和小富即安的心态纠结是根本原因 。虽然在雨花茶生产企业中 ,也涌现出钟山 、雪松 、昊月 、华平 、溧峰 、淳青等一批有一定影响的品牌 ,但远没有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 ,更不要说在外地有多大影响力了 。2013524日《江苏经济报》以《南京雨花茶“诸侯割据”尚待突破》为题 ,报道了南京雨花茶企业子品牌有50多个 ,多数仅在茶场周边区域销售所产雨花茶 。业内人士戏称 ,“诸侯割据” ,各领风骚几十里 。南京市茶叶生产企业的小 、散 、弱由来已久 ,这些小品牌在当地很受追捧 ,茶季排队等新茶的情景有时就会出现 。这种营销模式令南京茶企收益颇丰 ,客观上固化高价 、小众化经营观念 ,投资管理者普遍存在小富即安的心理 。这就造成了茶企既不愿意参加家门口的茶展销活动 ,更不愿意走出南京 ,走向全国了 。2005年 ,“中国南京雨花茶节”期间 ,只有26家雨花茶生产和销售企业设有专门铺位 ,进行雨花茶宣传 、展销[16] 。2009年 ,南京雨花茶在雨花台景区大门前举行 ,大约只有16家生产企业到会参展 ,比2005年减少10家 。这说明 ,厂家对卖茶式的茶节动力不足 ,兴趣不大[17] 。正因为茶企满足于地产地销 ,所以南京雨花茶企不愿意 、也根本不可能走出南京 。

(三)茶叶品牌保护乏力

为了保护雨花茶这个具有很大无形资产的国内名茶 ,从2002年起 ,南京市启动了雨花茶原产地保护工程 。20035月 ,由南京市人民政府向国家申请雨花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200412月 ,获得通过 。20066月 ,《地理标志产品——雨花茶》国家标准通过了评审[18] 。然而 ,南京雨花茶市场假冒茶盛行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扭转 。201247日 ,《中国联合商报》以《南京茶叶市场亟待规范》作了报道 ,突显了雨花茶市场问题的严重性 。南京市场上的雨花茶“多数产自四川或江浙南部 。业内知情人士透露 ,市场对雨花茶需求量巨大 ,而产量远跟不上 ,南京市场上约九成雨花茶面临‘出生地’不纯的状况 。价格战越来越激烈 ,而茶叶市场上‘李鬼’也频频亮相 。近日有专家建议尽快对茶叶生产采用‘原产地保护’和‘地域标志’手段 ,以促进茶叶市场的规范动作 。”南京雨花茶集团经理舒稳山向记者透露的惊人消息称 :“目前南京市场80%以上的南京雨花茶是假冒的 ,批发市场很难找到正宗的南京雨花茶 。”许多茶叶商贩在利益驱动下 ,铤而走险 ,干起了制假售假的行当 。茶叶市场鱼龙混杂现象十分严重 ,以次充好 、以外地茶充本地名茶 、以陈茶充新茶等现象屡见不鲜 。由于本地雨花茶种植面积上不去 ,供需之间的不平衡 ,给非纯正的雨花茶可趁之机 ,影响了雨花茶的品牌形象 。因此 ,雨花茶品牌保护已刻不容缓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第二十一条明确 ,各地质检机构依法对地理标志产品实施保护 。对擅自使用易产生误解的名称或标识 ,使消费者将该产品误认为地理保护产品的行为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出入境检验疫部门将依法进行查处 。可遗撼的是 ,直到2010年 ,这一规定在南京几成一纸空文 。由于保护乏力 ,南京街头雨花茶“李鬼”横行 。曾有汉中门大街一家新开茶行 ,公开在省级卫视刊播广告 ,叫卖“安徽雨花茶” 。南京市茶叶协会工作人员向负有地理产品保护责任的质检机构反映 。得到的回答却是“只要它不直接叫‘南京雨花茶’就算了吧……”由于监管乏力 ,一些大型商场 、超市也不顾社会责任 ,加入到销售假冒“雨花茶”的行列 。再加上以小 、散 、弱为主要特征的雨花茶场各自为政 ,形同散沙 ,自我保护意识薄弱 ,在“李逵”羸弱的情况下 ,“李鬼”嚣张也就不足为奇了[19] 。

 

三 、南京雨花茶品牌建设的破解之策

品牌化建设是雨花茶必须走的产业道路 。要真正做强做大雨花茶产业 ,必须破解制约雨花茶品牌建设的不利因素 ,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 ,走好雨花茶品牌建设之路 ,最终实现变“名茶”为“名牌”的既定战略目标 。为此 ,必须从质量 、形象 、文化 、管理 、创新入手 ,才能共襄盛事 。

(一)确保茶叶品质过硬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20]这显示了高质量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质量是品牌的本质 。一个好的茶品牌 ,自然包括良好的茶叶质量 。雨花茶自创制以来 ,就以优良的质量著称 。这是它在国内外多次赢得大奖的根本原因 ,也是它深受市场欢迎 ,得到消费者追捧的生命所在 。因此 ,加强雨花茶品牌建设 ,首要的就是要一如既往地狠抓雨花茶质量 ,确保雨花茶茶质不走样 、不下降 。为此 。必须做好以下几件事 。

首先 ,确保具有优质稳定的茶源 。雨花茶发展史上 ,茶源不足一直是重要制约因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足够多的茶菁 ,就制造不出足够多的优质雨花茶 ,茶叶品牌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一方面 ,本地人非常认可雨花茶 ,外地人来南京也想带回这种优质土特产;另一方面 ,雨花茶仅能满足当地部分消费 ,完全局限于地产地销 。这就造成了大量需求空缺 ,吸引了外地仿冒雨花茶肆意入侵 ,成为南京雨花茶市场销售的主力 。解决的办法必须有的放矢 ,既要满足市场需求 ,又要确保雨花茶的正宗 、优质 ,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雨花茶种植 ,并把生产其他茶类的茶园向生产雨花茶转移 ,从而积聚足够多的雨花茶种植面积 ,采摘更多生产雨花茶的茶菁 ,生产更多满足市场需求的雨花茶 。同时 ,在生产高档雨花茶的基础上 ,适当生产更多中低档雨花茶 、雨花红茶 ,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 ,填补市场空缺 ,为雨花茶走向全国 、走向世界奠定茶源基础 。可见 ,稳定 、充足 、优质的茶源是雨花茶品牌建设的头等大事 。

其次 ,严守生产制造的各项规定 。独特的制作工艺是雨花茶的根 。雨花茶之所以成为名茶 ,严苛的生产工艺和产品标准功不可没 。推进雨花茶品牌建设 ,这些生产的工艺和标准仍然必须严格遵守 。这是确保雨花茶品质的制度保证和“法律”要求 ,丝毫不能有所放松 。1988年 、1996年南京分别制定实施了雨花茶市级 、省级地方标准 。1994年起 ,持续开展了评选市级雨花茶质量信得过单位 ,促进雨花茶产销进入标准化 、规范化的起步阶段 。新的历史条件下 ,要严格遵守和实施《地理标志产品——雨花茶》国家标准 。这是当前雨花茶生产的“根本大法”和最高指导原则 ,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 。

事实证明 ,由国家质量总局正式发布实施的《地理标志产品——雨花茶》国家标准具有较高和科学性 、先进性 、合理性 ,有效地指导了雨花茶的生产 、加工 、销售 、监督 ,促进 、壮大了雨花茶产业 ,提升了雨花茶的市场竞争力 ,有力推进了雨花茶品牌建设进程[21] 。今后 ,雨花茶品牌建设仍然离不开《地理标志产品——雨花茶》国家标准的保驾护航 。离开了这一标准的指导 ,雨花茶质量就无法得到根本保证 ,也无法保证雨花茶的纯正性 。

再次 ,扶持龙头企业以确保茶质 。雨花茶加工企业众多 ,生产的茶叶品质参差不齐 ,影响到茶叶品质的进一步提升和茶叶美誉度 。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雨花茶加工企业过小 、过弱 、过散 ,这就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雨花茶的生产质量 。过小 、过弱 、过散的茶叶生产企业 ,缺乏改进生产 、采用先进机器设备 、提高茶质的足够能力与不竭动力 ,只满足于眼前利益 ,没有长远发展计划 ,更不要说带动整个雨花茶产业的发展了 。因此 ,这就迫切需要整合资源 ,形成品牌合力 ,扶持龙头企业 ,建立规模化智能化加工中心 ,促进全市优质鲜叶的市场流通 ,打造出年产值亿元的茶叶生产企业 ,发挥领头雁效应 ,让南京雨花茶这张南京名片走得更远 ,打得更响 。

最后 ,监督与激励并举确保茶质 。一方面 ,发挥好监督功能 ,规范市场准入 ,确保茶叶市场销售的雨花茶纯正 、优质;另一方面 ,发挥好激励作用 ,推动企业提高质量 ,向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高质量茶 。监督方面 ,主要是规范雨花茶生产企业 ,规定凡是附合《地理标志产品——雨花茶》生产条件的企业 ,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 ,经严格审查合格后 ,才能授权 、批准生产雨花茶 ,且在生产 、销售过程中全程接受监督 。相关质检部门必须依据相关法律规定 ,对市场上销售的雨花茶质量 、来源进行经常性 、无死角的督查 。一旦发现问题 ,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让不附合要求的伪劣雨花茶 、假冒雨花茶销声匿迹 ,还市场一个公平有序 ,确保雨花茶市场的繁荣发展 。激励方面 ,必须举办好一年一度的雨花茶节 ,开展各种形式的雨花茶质量评比活动 ,进行有针对性的奖励 ,以评促建 ,推动雨花茶质量不断提高 。做好雨花茶技艺非遗传承工作 ,发挥各类传承人的聪明才智和积极作用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 、展示 、学习 ,让雨花茶技艺发扬光大 。雨花茶生产企业应更好发挥雨花茶制茶老员工的传帮带作用 ,让他们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培养出更多的制茶能手 。

(二)树好茶叶品牌形象

形象是品牌的个性特征 ,是消费者欣赏 、接受品牌的重要感情因素 。树立良好的茶叶品牌形象 ,对消费者喜欢 、接受某种品牌的茶叶至关重要 。因此 ,茶叶企业都十分重视茶叶品牌的良好形象 ,以便使自身茶叶品牌在众多茶叶品牌中突显出来 ,为更多消费者所接受 ,取得更好的效益[22] 。雨花茶应树立什么样的品牌形象?依据雨花茶的历史 、文化 、内质 、影响等因素 ,综合考虑 ,雨花茶品牌建设应树立以下形象 。

首先 ,历史悠久的形象 。雨花茶虽是创新名茶 ,但从饮茶风俗 、植茶历史来看 ,南京完全称得上是茶文化历史悠久的地区[23] 。这一点在全国也占有一定地位 。悠久的茶文化 ,为雨花茶品牌建设提供了丰沃土壤 ,是雨花茶品牌建设不可多得的深厚底蕴 。进行雨花茶品牌建设 ,可以从历史视角入手 ,向消费者展示南京茶文化的无穷魅力 ,增强消费者对雨花茶的强烈兴趣 ,从而让他们爱上 、消费雨花茶 。

其次 ,品质优良的形象 。南京历史上产名茶 ,还被记入中国第一部茶书陆羽《茶经》中 。清代 ,南京茶叶质量优良 ,纷纷进入一些史书中 。正是得力于历史上茶的优良品质 ,建国后创制的雨花茶以超群的品质 ,再次刷新人们的感受 。这种茶不但在国内外多次获得大奖 ,成为南京的城市名片 ,而且还用于招待外国政要 ,远销香港 、澳门地区以及新加坡 、日本等国 。甚至21世纪以来 ,连战 、吴伯雄 、宋楚瑜等名人从台湾来大陆访问 ,到南京都品尝了雨花茶 ,并赞不绝口 。建设雨花茶品牌 ,就要广而告之 ,大力宣传其优良品质 ,让更多人知晓它 、喜爱它 。

再次 ,文化特突的形象 。文化价值是品牌的内涵 。雨花茶要走向世界 ,深入挖掘俯拾皆是的品牌文化 ,打好文化牌是必经之路 ,也是全国名茶的不二法门 。雨花茶是不折不扣的政治茶 ,它是为纪念牺牲在雨花台的几十万烈士而创制的 。在中国名茶史上 ,雨花茶是唯一有着“红色基因”的茶叶 。这一文化特征决定了它与其他茶的显著区别 ,是南京雨花茶的灵魂 。品饮雨花茶 ,饮茶思源 ,必然使人们对为建立新中国作出重要贡献的无数先烈充满敬意和无限怀念 ,也会更加深刻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更加激发人们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可见 ,传承红色基因 ,丰富文化内涵 ,也是雨花茶打响知名度 ,提升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目前 ,这项工作已被列入雨花茶品牌建设的一个重点 ,这突显了雨花茶品牌建设的重要闪光点 。

最后 ,功效显著的形象 。雨花茶属于绿茶 ,绿茶的功效和作用 ,雨花茶同样具备 。据研究 ,雨花茶具有多种功效 ,主要有 :抗癌症 ,抗衰老 ,抗心脑血管疾病 ,减肥 ,提神 ,清烟解酒 ,防龋齿 ,抗辐射等作用[24] 。这些功效是雨花茶的特质之一 ,值得好好把握和大力宣传 。

(三)做好茶叶品牌管理

优秀管理是品牌的保证 。品牌树立起来了 ,必须施于严格细心的管理 。要做大做强南京雨花茶品牌 ,必须要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品牌管理措施 。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从多方面着手 ,具体说来 ,主要包括以下各个环节 。

首先 ,管理好生产 。茶叶生产是品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 ,只有生产管理抓好了 ,品牌发展就有了一定保证 。为此 ,要根据南京市实际情况 ,制定南京雨花茶长期发展规划 ,对茶园面积 、茶树品种 、茶叶科技 、制茶方式 、人才培养等作出周密而详细的规划 ,指导全市雨花茶生产的持续科学发展 ,帮助各地茶企扩大生产 ,增加产量 ,提高茶质 ,招揽人才 ,获得更多更好的效益 。

其次 ,管理好销售 。销售是生产的目的 ,只有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企业发展 、品牌建设才有后劲 。疫情情况下 ,雨花茶的销售也面临一些困难 ,必须高度重视 ,认真加以解决 。应通过本地销售与外地销售相结合 ,线下销售与线上销售相补充 ,打通销售不畅的阻点 ,为茶企增收创造条件 。

再次 ,管理好品牌 。有学者认为 ,应通过整合资源 ,打造品牌;确保质量 ,适度创新;树立形象 ,宣传推广;政府引领 ,规范市场等方面 ,塑造茶品牌[25] 。这些建议有一定道理 。具体到雨花茶的品牌管理 ,应着重从堵和疏两方面入手 ,维护好雨花茶品牌的权威性 。堵 ,就是不让不合要求的企业参与雨花茶生产活动 ,不让假冒伪劣雨花茶扰乱市场 。这主要通过监管手段 ,打击 、取缔雨花茶生产 、销售过程中损害雨花茶品牌的行为 ,维护雨花茶品牌发展的良好环境 。疏 ,就是正面引导好雨花茶品牌建设过程 。2019年 ,雨花茶生产和加工企业105家 ,雨花茶品牌47个 。目前 ,雨花茶品牌发展到上百个 ,雨花茶已经成为国家级非遗名录 ,这对继续打响雨花茶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为推动雨花茶走出南京 ,南京市茶叶行业协会牵头成立雨花茶生产销售企业联合体 ,注册雨花茶集体商标 ,各成员企业实行雨花茶集体商标下的子商标 ,全市统一对雨花茶的集体商标进行包装和推广 ,形成雨花茶的规模优势 ,显现规模效应 ,创建好雨花茶国家级品牌 。

(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6]这深刻揭示了创新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创新是品牌的支撑 ,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雨花茶品牌建设 ,只有走创新之路 ,才能有效化解面临的各种危机 ,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挑战 。为此 ,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创新 。

首先 ,创新鲜叶收购方法 。雨花茶品牌建设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是作为制茶原料的鲜叶产量不足 。解决的办法不外乎通过扩大生产 、兼并联合及将鲜叶向制造雨花茶方面转移来加以解决 。但是 ,生产扩大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加以解决的 ,兼并联合也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 ,鲜叶制造向雨花茶转移也是有条件的 。因此 ,在坚持采取这些方法的同时 ,可以通过创新鲜叶收购方法 ,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优质雨花茶制造原料 。方法之一是整合资源 ,形成品牌合力 ,建立全市雨花茶交易平台 ,建立规模化智能化加工中心 ,促进全市优质鲜味的市场流通 ,从而聚集起雨花茶生产所需的足够原料 ,生产出足够多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雨花茶 。

其次 ,创新企业生产模式 。习近平深刻指出 :“要把茶文化 、茶产业 、茶科技统筹起来 。”[27]这包括茶叶种植 、制造等方面 ,都要以科技为支撑 ,采用现代化生产方式 。持续开展茶园绿色防控 、标准化和高效特色茶园建设 。种植的高端体现在“有机”上 ,在确保所有茶园必须达到无公害标准的前提下 ,建设具有相当规模的有机茶园示范基地 ,确保有机茶园达到一定规模 ,并配备滴灌防霜扇 、高架网防霜冻等茶园配套设施 。加工的高端体现在现代化上 。引导建立一批市级以上茶业龙头企业 、茶农合作组织 。其中 ,龙头企业负责建设集茶文化 、茶餐饮 、观光休闲 、全程自动化炒制于一体的高标准现代化厂区 ,并生产销售辖区内茶叶 ,茶农合作组织负责茶农的技术培训 、技术服务和生产销售联络等 ,以确保雨花茶的大师级品质 。今后 ,要以科技引领整合茶厂产业 ,继续完善雨花茶生产的机械化 ,最终全部实现全程智能化机械生产 ,实现雨花茶生产的现代化 。

再次 ,创新茶节开展方式 。目前的南京雨花茶节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二是举办方式有缺陷 。2005年的雨花茶节 ,参观人数太少 ,人们对雨花茶的认识不多;地方味太浓 ,体现不出雨花茶走向全国的气势;消费者品尝 、购买不旺 ,文化品味太淡[28] 。2009年 ,南京雨花茶节在雨花台景区大门前举行 。这次雨花茶节与以往相比 ,仍有某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例如 :雨花茶的地方色彩仍太浓厚 ,难以摆脱地域的束缚;雨花茶生产的危机比较明显 ,科学发展之路任重道远;雨花茶节的参展单位不多 ,宣传难以做到多管齐下[29] 。这些问题引起了有关人士 、部门高度重视 。他们表示 ,要借鉴外地名茶的办节经验 ,继续举办业已形成一定影响力的雨花茶节 ,打通雨花茶的生产和销售环节 ,扩大雨花茶品牌的社会认知度和美誉度 。今后 ,要继续围绕提高雨花茶节的影响 、效果 ,创新办节方式 ,立足南京 ,面向全国 ,助力南京雨花茶走得更远 。

最后 ,讲好雨花茶的故事 。党的二十大提出 ,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30]讲好中国茶的故事 ,不但十分必要 ,而且势在必行[31] 。通过不同平台和方式 ,卓有成效地讲好南京雨花茶的故事 。雨花茶故事的内容丰富多彩 ,包括历史记载 、文化典故 、民间传说 、遗迹遗址 、品牌发展等 ,这为讲好雨花茶故事提供了丰富素材和不竭资源 。讲好雨花茶的故事 ,可以做好以下几件事 。

一是茶文化与乡村旅游相结合 ,促进茶产业融合发展 。文斿结合不但使游客加深了对雨花茶的印象 ,而且聚合起一条更长 、更高附加值的雨花茶产业链[32] 。在这方面 ,高淳区的青茶空间最美茶园 、江宁区的黄龙岘茶文化村[33] ,都是很好的例证 。

二是实施引进业走出去战略 ,让雨花茶出南京奔世界 。通过举办和参加一系列活动 ,更好宣传和推广雨花茶 。比如 ,通过拍摄推介雨花茶 ,在全国各大茶叶博览会和各种会议上进行播放 ,为雨花茶申遗造势 。通过一年一度的雨花茶质量评价活动 ,为雨花茶生产企业提供相互学习 、交流和借鉴的平台 ,不断提高雨花茶品质 。通过举办国际茶业博览会 ,组织本地雨花茶龙头企业参展 ,对雨花茶进行多渠道 、全方位的宣传和推介 。通过参加在外地特别是著名产茶地举办的国际茶博会 、世界园艺博览会 、国际茶展等活动 ,大力宣传雨花茶 ,打响品牌 ,让雨花茶真正走出南京 ,奔向世界[34] 。通过互联网等新兴媒体 ,推动雨花茶文化的创新传承[35] 。

三是设计好雨花茶包装 ,使雨花茶品牌形象家喻户晓 。对于雨花茶这种具有崇高政治历史意义的名茶 ,包装设计显得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 ,在雨花茶打造知名品牌 ,进军国际市场 ,并争取更多市场份额之时 ,其包装设计应突显其优良高贵的品质 ,通过包装的视觉设计 ,表达出雨花茶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沉重的历史沧桑感[36] 。雨花茶包装设计合理且有创新性 ,对雨花茶打造知名品牌 、进军市场并争取到更多市场份额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它是消费者了解 、识别 、喜爱雨花茶的一个重要标识 ,对于雨花茶走出南京 ,走进消费者具有推动作用 。

四是展示好雨花茶文化 ,给消费者留下良好深刻印象 。有人认为 :“从地区性品牌真正跨入全国性品牌 ,南京雨花茶最缺的就是‘吆喝’ 。”鉴于“卖茶 ,至少一半卖的是文化 !”雨花茶还要学会“卖文化” 。为了借助文化的力量发展产业 ,应多方搜罗有关雨花茶历史上的名人题咏 、历史资料 ,邀请文化名人到茶厂采风 、品鉴 ,专门请人编排 、设计自创的茶文化表演 ,印制精美的形象宣传图册 ,组织雅俗共赏的茶文化表演 ,量身定做独特的茶盒 、茶具 、茶几 、茶案等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37] 。



[] 张晓松 ,朱基叉 :《信任·信心·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侧记》 ,《检察日报》20221019日 ,第1版 。

[] 陈宗懋主编 :《中国茶叶大辞典》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第385页 。

[] 陶德臣 :《南京雨花茶产业发展刍议》 ,《茶业通报》2017年第1期 。

[] 葛长森 :《金陵茶文化》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第98-99页 。

[] 房婉萍 :《中国的茶文化——故都香茗雨花茶》 ,《世界》2006年第11期 。

[] 葛长森 :《金陵茶文化》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第101-103页 。

[] 葛长森 :《金陵茶文化》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第105-106页 。

[]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归纳得出 。

[] 李涛 :《原产地保护3年 ,雨花茶重振雄风》 ,《南京日报》2007410日 ,第A02版 。

[] 葛长森 :《金陵茶文化》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第98页 。

[11] 桑万邦 :《试制“雨花茶”的青春岁月》 ,《老人天地》2005年第4期 。

[12] 葛长森 :《金陵茶文化》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第101页 。

[13] 葛长森 :《金陵茶文化》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第104-105页 。

[14] 葛长森 :《金陵茶文化》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第109页 。

[15] 左中甫 ,琳珑 :《创制50年 ,雨花茶年产值超亿元》 ,《南京日报》2009422日 ,第A02版 。

[16] 陶德臣 :《“中国南京2005雨花茶节”的特点与思考》 ,《农业考古》2005年第2期 。

[17] 陶德臣 :《对2009年雨花茶节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农业考古》2009年第5期 。

[18] 葛长森 :《金陵茶文化》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第108-109页 。

[19] 佚名 :《雨花茶 ,为何走不出南京》 ,网址 :http://tea.teauo.com/Scentedtea/Scentednews/2011314/1591.html.

[20]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第28页 。

[21] 葛长森 :《金陵茶文化》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第108-109页 。

[22] 冯萍 :《试论提高南京雨花茶经济效益的途径》 ,《中国茶叶》1996年第3期 。

[23] 陶德臣 :《南京雨花茶产业发展刍议》 ,《茶业通报》2017年第1期 。

[24] 佚名 :《雨花茶·功效》 ,网址 :http//baike.so.com/doc/37236.

[25] 黄凌云 :《“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苏省茶文化品牌建设研究》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 。

[26]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第35页 。

[27] 佚名 :《习近平察看武夷山春茶长势 :把茶文化 、茶产业 、茶科技这篇文章做好》 ,http://news.cctv.com/2021/03/23/ARTIoevuqlCrCUysQRPji2q210323.shtml.

[28] 陶德臣 :《“中国南京2005雨花茶节”的特点与思考》 ,《农业考古》2005年第2期 。

[29] 陶德臣 :《对2009年雨花茶节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农业考古》2009年第5期 。

[30]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第45页 。

[31] 陶德臣 :《精心讲好中国茶故事的理性思考》 ,《茶博览》2021年第10期 。

[32] 冯卫英 :《江苏省茶文化旅游探析》 ,《茶叶》2014年第4期 。

[33] 陶德臣 :《游金陵茶文化旅游村黄龙岘有感》 ,《贵州茶叶》2014年第2期 。

[34] 佚名 :《南京茶博会雨花茶特别报道 :60年 ,雨花茶“芬芳”蝶变》 ,网址 :http.sohu.com/a/31161059.

[35] 张婉婷 ,贾利娟 :《“互联网+”视域下茶文化的创新传承策略——以南京雨花茶为例》 ,《福建茶叶》2019年第4期 。

[36] 周斌 ,吴若梅 :《“雨花茶”的包装设计》 ,《包装学报》2010年第4期 。

[37] 左中甫 :《要成为全国名牌 ,雨花茶尚缺吆喝》 ,《南京日报》201063日 ,第A02版 。


  
上一篇 : 李萍 :品茶的要义是提升辨识力——评《茶 :一片树叶的传说与历史》
下一篇 : 返回列表
X

合作交流 :李老师

电话:010-82504240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