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z6com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电话

    陶德臣 :美好茶缘 :我30多年保持良好进取心的不竭动力

    声明 :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 ,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文责原作者自负 ,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

     

    编者按 :本文作者为陆军工程大学教授 ,研究方向为茶业经济和文化史 、军事历史 、党的创新理论 。出版各类著作18部 ,发表各类论文470多篇 。本文为作者参加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第六届“我与查到”征文活动的投稿 。经作者授权 ,在本网站推送 ,以飨读者 ,感谢作者的信任和支持 !

     

    陶德臣

    30多年前 ,压根就没想到今生会与茶有什么密切联系 。然而 ,命运却偏偏跟我开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玩笑 ,终使我心甘情愿 、义无反顾地一头扎进茶史研究 ,不可救药地爱上了茶 。虽然我一直穿的是国家发的制服 ,讲的是政治课 ,吃的是“政治饭” ,在“正业”讲授政治理论和 “副业”研究茶史之间 ,重心却严重向“副业”茶史研究倾斜 ,这方面耗费的精力最巨 。常常有人对我疑惑地发出这样的灵魂拷问 :你到底是教政治的还是搞茶史的?你到底是X校教员还是茶商茶农?面对这样的尖锐问题 ,我往往一笑了之 。不管人家怎么想 ,要我放弃茶史研究 ,我会遗撼终身 !回顾茶史研究的数十年岁月 ,毫不夸张地说 :茶已完全融入我的工作 、学习 、生活 ,成为此生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深切感到美好茶缘是我保持良好进取心的不竭动力 ,茶厂职工出身的妻子是我对茶不离开弃的内在原因 。

     

    一 、美好姻缘茶来牵

    真正使我爱上茶 、了解茶 、研究茶的决定性因素是我认识了妻子以后的事 。1989年春节 ,经高中同学袁照金介绍 ,我认识了时在高淳县青山茶场茶厂工作的妻子 。妻子叫孔桂芸(云) ,1969年7月1日生 ,当时不满20周岁 ,她身材高挑 、苗条 ,长得亭亭玉立 ,清纯可人 ,穿戴朴素 ,不施粉黛 。同时又性格温和 ,时常微笑 ,短发略卷 ,显得非常精神 ,确实惹人喜爱 。多年后 ,同事还开玩笑地说 ,见到照片有一种惊艳的感觉 。见面那天的地点放在同学丈人家 ,由同学小姨子去妻子家把她“骗”来 ,借口是同学丈人家请她过去一趟 ,只是故意没讲具体什么事情 。妻子接到邀请 ,也不好多问 ,她估计是同学丈人过生日 ,不去不礼貌 ,于是就上路了 。我比妻子先到 ,按照同学的安排 ,“埋伏”在同学丈人家 ,就等适当时刻出击了 。不知过了多久 ,堂屋终于有了动静 ,来人了 !一场好戏即将登场 。同学及他小姨子穿针引线 ,他们告诉妻子 ,要给她介绍对象 。虽然20岁不大 ,但在农村也是订婚的黄金时间了 ,妻子的同年(老家有结“同年”的习惯 ,即同年所生同性结成的朋友)就已经结婚 ,此事该轮到妻子了 。听到有这等好事 ,妻子并没有表示惊喜 ,而是说需与父母商量 。既然如此 ,同学带上我 ,亲自去青山茶场四工区妻子家拜访 。印象中 ,妻子给我们泡了茶 ,茶杯上印有她的名字 。同学与妻子父母很熟悉 ,遂开门见山 ,说明来意 。具体谈话内容 ,已经不太记得 ,但据说第一印象并不好 ,妻子认为我长相不过关 ,叮嘱她母亲别理我 !离开的路上 ,同学告诉我别着急 ,有消息就告诉我 。

    不久 ,接到同学来信 ,说相亲之事有戏 ,要我从学校赶快回老家一趟 。正好我到苏州大学面授 ,就利用这一机会回了趟家 ,在我大嫂的陪同下 ,再次来到妻子家 。这次会面相对比较正规 ,见到了妻子的父亲 ,交谈顺利 ,我力邀他们按老家风俗去我家“看人家” ,最终决定婚事成还是不成 。青山茶场离我家十几里 ,没有直达车 ,只能先坐小三轮 ,再坐小船到村边 。我家里比较穷 ,除我以外 ,还有一个兄长 、两个妹妹 ,兄妹三人上学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我的一半 ,全家就全力支持我一人上了学 。在生产队时 ,直到我上高中的时候才不是“超支户” 。1981年 ,分责任制后 ,家里才真正彻底解决吃饭问题 。1983年 ,家里又遇天灾 ,洪水淹没了所有土地 ,老屋子也被淹倒了一面墙 ,1986年虽做了三间瓦屋 ,但真的是家徒四壁 ,一无所有 。好在妻子不嫌贫爱富 ,她对我的清贫没有嫌弃 ,农村中流行的彩礼也免了 ,订婚仪式就算完成了 。

    我向妻子讲了函授毕业即报考硕士研究生 、从事历史研究的的宿愿 ,表示自己一两年没时间考虑结婚 。妻子为我的“远大理想”而高兴 ,表示完全支持 。工作之余 ,我把主要精力放到复兴迎考硕士研究生上 ,与妻子的联系只能靠鸿雁传书 。出于“爱屋及乌”的缘故 ,每当寒暑假 ,我即赴茶场 ,去茶厂 ,看茶园 ,喝名茶 ,积累了不少茶的知识 ,懂得了许多种茶采茶制茶的道理 。正是数年中这种得天独厚优越条件的耳濡目染 ,原本普普通通的茶叶 ,顿时变得可爱起来 。这种“感情投资”是我爱上茶的决定性因素 。

    1990年 ,我参加了第一次硕士研究生考试 。报名的那天 ,我和妻子踏着薄薄的积雪 ,冒着严寒 ,去南京大学报名 。但考试结果令人沮丧 ,虽然总分过线了 ,外语水平太差 ,只考了46分 ,自然名落孙山 。尽管我没打算一次考上 ,也作好了持久战的准备 ,但毕竟是一次打击 ,还是有些失望 。妻子仅说了一句话 :“下次再考啊” !简单的一句话 ,又使我鼓起勇气 ,全力投入到1991年的报考准备中 。这次我有的放矢 ,把主攻方面放在复习外语上 。正当我全力以赴复习 、距考试仅有几天的关键时刻 ,一封电报飞到了我的手中 :妻子母女意外车祸 !我心急如焚 ,立刻请了假 ,马不停蹄赶到高淳县人民医院 ,见到了面目全非的岳母 !那惨状真的很可怕 ,好在人已经苏醒 ,脱离了生命危险 。妻子仅轻伤 ,破了点皮 ,无甚大碍 。这次意外对我产生了一定影响 ,甚至怀疑要不要继续复习迎考?最后理智还是战胜了情绪 ,我倾尽全力投入到考试中去了 。由于1989年岳父从屋顶上晒东西摔断大腿 ,1990年岳母又出车祸 ,家中频遭不测 ,他们觉得妻子也不小了 ,遂提议我们结婚 。1991年3月16日 ,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 ,我和妻子到青山乡民政局领取了大红结婚证 。没有彩礼 ,没有钻戒 ,没有婚房 ,没有婚礼 ,没有婚宴 ,名符其实的祼婚 !当今社会就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 ,有些人认为 ,金钱的多少就是衡量婚姻是否美满的标准 ,但妻子坦然面对祼婚 ,勇气可嘉 ,说明她与一般俗气女孩有一颗完全不同的心 。婚后 ,我们只做了两件事 :一是在各自工作单位发了点喜糖;二是妻子跟我到苏州度了几天婚假 。由于条件所限 ,我只能把她安顿在第三监狱招待所 ,自己则照常参加面授学习 ,吃饭就在苏州大学食堂解决 。多年来 ,妻子对裸婚没有半句怨言 ,使我心里一直隐隐不安 ,觉得有些对不起她 。

    1991年5月 ,我接到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通知书 。当时苏州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招录名额未满 ,我报考的总分还不错 ,但外语距录取分数少1分 ,苏州大学向上级打了申请报告 ,批准破格录取 ,让我捡了个便宜 。攻读硕士研究生 ,意味着我要脱下警服 ,离开原工作单位 ,这多少让我有些不舍 。我向妻子写信 ,故作沉重地说 :现在发生了一件大事 ,我要脱下警服了 !一般人听到这个消息 ,还以为我犯了大错误 !我话锋一转 ,告诉她一大喜讯 :我即将实现多年的梦想 ,去苏州大学上研究生 。妻子听到这一消息 ,非常高兴 ,但攻读研究生时的生活比较艰苦 ,我每月只有100多元助学金 ,妻子每月工资也只有几十元 。妻子到苏州大学探亲时 ,我无力让她住招待所 ,只有让博士生淡定生让出他一人住的宿舍 ,让我们暂时有个安身之地 ,吃饭时就去食堂 。即使这样 ,妻子也没有任何抱怨 。她还懂得尊师重教 ,送给段本洛先生 、董蔡时先生亲手制的碧螺春茶 。

    正是拥有一个制茶的贤慧妻子 ,1992年上半年确定硕士学位选题时 ,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近代中国茶叶的商品化》 。研究生同学许金芳建议我研究茶史 ,理由是茶叶历史悠久 ,在国计民生中地位重要 ,我家属又是制茶出身 。这个建议好 !我欣然采纳 。从此 ,我一头扎进茶史研究中 ,详细收集资料 ,精心撰写提纲 ,努力撰写学位论文 。几经煎熬 ,终于写成了学位论文初稿 ,这6万字的学位论文 ,倾注了我大量心血 。功夫不负有心人 ,该文答辩时得到答辩委员会所有老师的交口称赞 。答辩委员会主席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著名历史学家夏东元先生评价甚高 ,他认为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用三年时间写成专著 。这篇论文就字数而言 ,相当于当时苏州大学历史系二到三位硕士学位论文的篇幅;就写作时间来说 ,整整用了1年 ,与当时有些同窗仅花两个月就草草交差的学位论文相比 ,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就质量而言 ,6万字的内容有5万余字先后发表在各类学术刊物上 ,其中精华部分《近代中国外销茶流通环节考察》发表于经济史最高档次刊物——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1期上 。与其他研究生很少或根本不发表文章相比 ,我算得上鹤立鸡群 ,相对突出了 。

    30多年来 ,我在茶史领域辛勤耕耘 ,取得了一点成绩 ,有了一些粗浅体会 。先后出版《中国茶叶商品经济研究》(合著 ,军事谊文出版社1999年版) 、《世界茶文化》(副主编 ,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中华茶史》(副主编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茶叶经济与文化研究》(独著 ,长虹出版公司2013年版) 、《中国传统市场研究 :以茶叶为考察中心》(独著 ,长虹出版公司2013年版) 、《中国茶叶流通与市场管理研究》(独著 ,南京大学出版2018年版) 、《青(米)砖茶研究》(合著 ,广东旅游出版社2020年版) 。在《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国农史》《安徽史学》《史学月刊》《农业考古》《中国茶叶》等几十种刊物上发表茶史论文380多篇 ,其中有4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这些微不足道成绩的取得让我倍加珍惜 ,深深感到一个基本事实 :与妻子结成美好茶缘是我坚持茶史研究的决定性因素 。

    多年来 ,妻子与我共甘苦 、共命运 、克时艰 、解难题 ,克服了许多看似难以克服的困难 ,使我始终保持旺盛精力 ,全身心投入到茶史研究中去 。结婚后 ,我们两地分居 ,没有栖身之所 ,后来 ,茶厂总算分了间房子 ,但陈旧 、阴暗 、潮湿 ,甚至有些可怕 ,夜遇大蛇就是其中惊心动魄的一幕 。一天夜里 ,我与妻子休息了 ,忽然觉得有什么动静 。我轻轻叫醒妻子 ,悄悄让她起床 ,果断打开电灯 ,眼前的一幕令人毛骨森然 :一条不知名的大蛇正慢腾腾地沿着墙边爬行 ! 我赶快找了个凉衣叉去叉 。蛇没被叉住 ,钻进了墙边的砖头垛中 。如果不把蛇找到 ,会整夜担惊受怕 。我搬开砖头 ,赫然发现墙角有一个洞 ,想必这就是蛇窝吧 !我果断用小石头把洞堵上 ,才敢放心休息 。1993年5月17日 ,儿子降生 ,生活的担子更重了 ,上有70多岁的父母要赡养 ,下有嗷嗷待哺的儿子 ,我每月只有100多元的津贴 ,家属月工资也只有几十元 ,生活的压力可想而知 ,更现实的难题是让谁来带儿子?虽然我在妻子预产期前一段时间请了假 ,并在家照顾了妻子一个月 ,但我必须赶到学校参加研究生答辩 ,不得不把妻儿托付给了岳母 。好在岳父母他们心痛妻子 ,帮我解决了这一难题 ,儿子一直在他们身边长到上幼儿园的2岁半 ,才来南京与我们团聚 。即使这样 ,这一段时间许多时候还必须由妻子照顾儿子 。她白天上班 ,晚上管儿子 ,日子过得很不轻松 。1994年7月 ,我到工程兵工程学院工作 ,翌年 ,妻子也来该院幼儿园当临时工 ,同年下半年 ,办理了随军手续 ,1998年招工到南京新鼎太百货公司当营业员 。1999年公司倒闭失业 ,这事对妻子伤害很大 。何也?幼儿园正式工这样稳定的好工作被送了钱的人调包了 !妻子非常气愤 ,但没有气馁 ,自己创业 ,开了一个小百货店 ,用著名茶叶大红袍作店名 。就在这一年 ,母亲高血压住院 ,我和妻子赶回老家 ,服侍几天 ,待母亲情况好转后才返回南京 。我突然感到 ,父母年老体弱 ,急需有人照顾 ,但我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忠孝不能双全 ,好在有通情达理的妻子做我的坚强后盾 ,担心就少了许多 。每年给父母赡养费 ,买礼物 ,都是妻子主动想到 、做好 。每当家里有什么难事 ,老人生病住院 ,直至服侍父母在世的最后几个月 ,都是妻子代我去尽孝 。每当同事见妻子拖着装满给父母食品 、用品的大箱子时 ,他们就知道妻子又要去老家了 。深受其父母宠爱的妻子为我父母做了很多 ,包括父母生活不能自理时 ,她义无返顾地给他们清理尿屎 ,精心照顾他们的生活 。正因为如此 ,妻子在我老家那百来号人的小村上倍受推崇 ,具有超高的人气 。村上人只要一见她回去 ,就亲切地向她打招呼 ,热情地给她送各种自产水果 、蔬菜 ,这是对妻子人品的充分肯定 。有了妻子给我解决后顾之忧 ,我才能心无旁婺 ,搞好本职工作 ,专心茶史研究 。

     

    二 、夫倡妇随研究茶

    妻子虽然学历不高 ,但对我从事茶史研究帮助很大 。这年头 ,不少人都鼓吹婚姻门当户对 ,似乎只要夫妻学历相当 ,婚姻必定幸福美满 。其实 ,“强强联合”有时还会搞得一地鸡毛 、鸡飞狗跳 。君不见 ,有些高学历夫妻为了各自的事业 ,往往忽视家庭 ,因顾不上生活而争吵不休 ,甚至大打出手吗?他们不但丝毫谈不上相互帮助 ,还会千方百计相互拆台 、相互伤害 。但妻子与常人不一样 ,她总是心甘情愿地支持我的研究 ,竭尽全力贡献她的聪明才智 。

    妻子保证我搞茶史研究时间充裕 。几十年来 ,我能够潜心进行茶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有充足的时间 ,妻子一手创造了这一重要条件 。我除了上课就是做感兴趣的茶史研究 ,平时很少做家务 ,为家分心的时候也不多 ,家内家外的大事小事大多由妻子亲力亲为 ,这就使我有更多时间放心地坐下来 ,安心地思考茶史研究 。做学问的人都知道 ,时间 、精力对做社会科学研究的人来说至关重要 ,有了充足的时间 、充沛的精力 、稳定的心态 ,就能潜心研究 ,做出更多更好的成果 。这方面 ,我的确是一个幸运者 。

    妻子不惜拆资自费为我出版专著 。我研究生毕业后的科研条件相当恶劣 ,没有一分钱的科研经费 。1994年下半年 ,我向董蔡时先生汇报起写作茶书的计划 ,他善意提醒我还是先做专题研究 ,写书之事先不要操之过急 ,他语重心长地说 :“出书难啊” !那个时代 ,出版著作不要说我这样的无名小辈 ,就是有一定声望的学者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我没有熄气 ,真的用三年时间写成了50万字的专著《中国茶叶商品经济研究》 。书稿是写出来了 ,怎么出版呢?我迷茫了 。想到有同事自费出版著作 ,我也想试一试 ,但这可要一大笔费用 ,学术著作又难以收回成本 ,我犹豫了 。当我把自己的苦闷告诉妻子时 ,她毫不犹豫地支持我出书的想法 。1999年 ,在同事吴其同的帮助下 ,我找到了他同学装甲兵工程学院的张广照 ,花了2万元在军事谊文出版社出版了我的第一本专著 。对我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 ,2万元出版费不是一个小数目 ,那是我从未花过的一笔巨款 !当时我硕士毕业才几年 ,没什么积蓄 ,月工资刚过1000元 ,2万元几乎就是我一年的全部收入 。妻子又刚失业 ,她能够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支持我出书 ,说明在她眼里 ,我的学术研究比什么都重要 。

    妻子尽力为我查找 、抄摘资料 。搞茶史研究很重要的是要有资料 ,资料对著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通过各种努力搜集资料 ,这些资料有的是图书 ,有的是复印件 ,有的是手抄稿 。每当我写某个题目的文稿时 ,有时明明知道某个资料自己有 ,但就是怎么也找不到在书房的哪处?有时要花费很多的时间还找不到 。每当我为此焦头烂额的时候 ,妻子总会说 :“是什么资料啊?我来给你找 !”笑话 !她怎么可能找得到?我对此毫无信心 。为了让她死心 ,我就让她去大海捞针 !神了 ,有时她还真能找到我苦苦寻觅的资料 ,哪怕那资料是某本书的一句话 !我不知道她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只知道自己确实低估了她的潜力 。后来 ,我找不到资料时 ,就会主动让她给我找找 。

    她还和我一起去图书馆摘抄古籍 。对于无标点 、繁体字的古籍 ,搞茶史研究的人必须阅读 ,这是一项基本技能 。当然 ,拥有这项技能要有一定的知识 、学历作基础 。但对于当今一般年轻人 ,特别是妻子这种学历比较低的人 ,要做好这件事 ,难度可想而知 ,即使是我这种上过大学政史专业的历史系研究生 ,也不能说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苦于无科研经费 ,复印古籍又出奇的贵 ,我到图书馆查资料尽量手抄 。妻子提出 ,反正她失业了 ,无事可做 ,还不如帮我去图书馆抄资料 !可行吗?路程那么远 ,骑自行车去图书馆也要一个多小时 。在妻子的坚持下 ,我们用保温桶带上中午饭 ,骑车去清凉山外的南京图书馆古籍部抄摘资料 。我做好了心理准备 ,和她讲了如何查找古籍中的茶史资料后 ,我告诉她不认识的字 、不会查的东西就问 。令人称奇的是 ,她竟然一学就会 ,不但认识古籍中的字 ,而且摘抄得有模有样 。经过一段时间的摘抄 ,她对这项工作可谓得心应手 。当我幸福地把妻子摘抄资料的故事讲给别人听时 ,朋友们也为我拥有这样贤慧的妻子而称奇 。

    妻子学会电脑为我录入所有文稿 。1997年 ,教研室为每一位老师配置了一台586电脑 ,我太高兴了 ,想到以后可以很方便地处理文稿 ,积极性大为高涨 ,赶紧买电脑书学起来 !妻子也不甘落后 ,跟着我热心地学电脑 ,熟悉五笔字型输入法 ,整天背五笔字型字根 。看到我在电脑上敲字 ,她感到很神奇 ,也尝试着学 。经过不懈努力 ,她很快就掌握了文字输入的基本方法 。就凭这一技能 ,她帮上我的大忙 。我做学问有一个习惯 ,所有文稿都用手写 。几十年来 ,我积累的手稿大约等同于身高 ,这些手稿绝大部分都由妻子输入电脑 ,然后由我修改定稿 。粗略算来 ,1998年至今 ,我出版的著作有17本 ,发表的文章为450篇 ,总字数大概有680万字 ,都是妻子输入电脑的 。当然 ,妻子输入的文稿字数远在此数之上 ,因为还有一些文稿因故未能出版 、刊出 。输入文稿是一件枯燥无聊的事 ,做学问也没什么产出 ,最多能得到一点可怜的稿费 ,我遂开玩笑地对妻子说 ,你打字时 ,要这样想 :输入一个字就有一分钱到手 ,这样就有奔头了 。这话听起来是多么的辛酸和无奈 !有了妻子这个得力助手 ,我可以集中精力撰写文稿 ,不必花费时间敲键盘 ,这不但节省了我大量宝贵时间 ,保持了充沛的精力 ,也是我进行茶史研究的精神动力 。久而久之 ,同事们都知道了我家里配了个“专职秘书” ,他们对此羡慕不已 。

     

    三 、饮茶生涯有妻助

    作为一名潜心研究茶史 、妻子又是前茶厂职工的我 ,对饮茶的需求虽没有达到“一日不能无茶”的境界 ,但在所有饮品中 ,我对茶情有独钟 。我说的喝水实际上就是喝茶的代名字 ,如果一天不喝茶 ,就觉得这一天有一件大事没做一样 。其实 ,老家的侍客礼仪中 ,客来敬茶是基本的习惯 ,绝不能客来敬白开水 !否则就易产生误解 ,觉得对客人不尊重 。

    妻子为我泡茶是一种生活的常态 。我在家的时候 ,一般是我自己泡茶 。当我外出或者到办公室上班 ,晚上才能回来的时候 ,妻子一定给我泡好了茶 !每当回到家 ,最先想到的就是喝一口妻子亲手泡的茶 ,那不仅是止渴生津的味道 ,还有妻子对我的浓浓情意 ,尤其是在炎炎夏日回到家 ,能够大口喝着清凉的香茗 ,别提有多享受和惬意了 !毫不夸张地说 ,那感受堪比甘露 。2012年 ,我犯高心压病后 ,原有的喝酒小爱好被迫割舍 ,喝茶成了我唯一的爱好 ,妻子就更加关注我的饮茶生活了 。

    妻子十分关注我口粮茶的供给 。我每年消费的茶叶数量不是很多 ,大体上在10斤左右 ,对茶叶质量也没有太多讲究 。这些茶叶的来源呈现多元化 ,主要为亲朋好友所送 ,几乎没有自己买过 。随着岳父母一家工作的调动及相继退休 ,妻子离开茶厂随军 ,大舅子也退还了承包的茶田 ,我的茶源锐减 ,已经到了后继无茶的危险境界 ,这让我很担忧 。妻子安慰我说 ,没有人送也没什么大不了 ,自己花钱买吧 ,反正一年也要不了几斤 。看来 ,她对我口粮茶的后续供应早就有了应对之策 ,我确实是多虑了 。

    妻子亲自为我采制野生茶供饮 。南京紫金山是著名雨花茶的发祥地 ,这里产茶历史悠久 ,至今在紫金山的梅花山 、小红山 、东沟 、西沟 、小茅峰及主峰头陀岭北面的白云寺等地均有茶的分布 ,其中朱元璋明孝陵神道起点下马坊至中山陵一带的茶呈野生状态 ,无人管理 ,无人采摘 ,是不折不扣的野生茶 。这里距我家不远 ,每当3月中旬以后 ,茶芽萌发 ,妻子就拉上我 ,去山上熟悉的地点采摘野茶 。无人管理的野茶 ,分布很没规律 ,有的地方长得多一点 ,是一小片一小片的 ,有的地方分布少一点 ,东一棵 ,西一棵 ,夹杂在树丛中 ,需要仔细寻找 。山里的气温比城区要低一些 ,我感到茶发芽的时间稍晚于平地茶 ,即使找到了野生茶树 ,也不能保证茶芽已经萌发 。来山中采野生茶的人一般都是常客 ,他们就居住在紫金山附近 ,这些人不但了解山中每一片野生茶的大致方位 ,而且还特别钟爱野生茶 。每年采摘野生茶的时候 ,我们一定会时不时见到一些这样的采茶者 。采茶是技术活 ,要注意手势 、力度及鲜叶采摘的标准 。妻子家里原来承包茶田 ,采茶对她来说是家常便饭 ,自然就成了我采茶的技术顾问 。她告诉我鱼叶不能采 ,老杆不能带 ,红叶不能要 。野生茶毕竟发芽少 ,产量低 ,采摘时需要很大的耐心 。采茶腰酸背痛 ,头晕眼花 ,但每次收获仍然不多 。一般情况下 ,我们一年利用周末采摘几次 ,每次收获鲜叶不到一斤 。采茶回来后 ,妻子把得来的鲜叶小心翼翼地摊放在桌子上 ,仔细剔除掉杂物 、老叶 、树杆 ,待凉摊一会后 ,拿到炉气灶上炒制 。采茶仅是准备 ,炒制才是关键 ,是能否饮上好茶的决定性环节 。炒茶最大的担心是把茶炒焦 ,因为鲜叶很嫩 ,杀青时很烫 ,但必须用手时时翻抖 。如果火太旺 ,翻抖鲜叶不及时 ,锅中就有“叭叭”的炸声 ,焦味随之而来 ,表明杀青过老 。杀青的目的是降低鲜叶中的水份 ,这仅是第一道工序 。第二道工序是揉捻 。火不能太旺 ,要一边降低茶叶的水份 ,一边把经杀青后的茶叶用力搓揉 。茶叶由于受热 ,所含水汽很烫手 ,但必然马不停蹄地搓揉 ,这对双手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稍不注意 ,手就会起泡 。第三道工序是成团 。妻子按照碧螺春的做法炒茶 ,她把茶搓揉 、散团后 ,将半成干的茶叶搓团 ,再时时散开 ,如此反复多次 。搓团要注意用力适当 ,太轻则成不了团 ,太重则茶易断 。搓团后的茶弯曲成型 ,毫毛毕露 ,酷似青螺 ,很是可爱 。第四道工序是干燥 。用文火慢慢烘烤茶叶 ,目的是降低茶叶水份 。妻子炒茶时 ,四道工序做得似行云流水 ,环环相扣 ,简直是天衣无缝 ,一气呵成 。茶炒成后 ,妻子把锅中茶倒在白纸上 ,再摊凉一会儿 ,然后收入茶叶罐中密封 ,贴上由我写有采制时间的标签 ,野茶采制工作大功告成 。每年我们采制的野茶数量虽然不多 ,但由于此茶是纯野生茶 ,显得弥足珍贵 ,又是妻子和我的劳动成果 ,蕴含着妻子的一片深情 ,喝起来当然别有一番滋味 。

    如今 ,30多年已成过眼烟云 。在岁月的无情碾压下 ,妻子也由最初如花似玉的茶厂少女蜕变为50多岁的家庭奶奶辈人物了 ,我则由科研小白成长为小有名声的茶史研究者 ,从最初的教员职称晋升为教授职称也已有多年 。扪心自问 ,我才疏学浅 ,但还算一直勤奋 ,能有今天这样的点滴成绩 ,自己相当知足了 。我深知 ,这么多年一路走来 ,能够保持良好进取心态 ,是妻子给了我前行的不竭动力 ,是珍贵茶缘的持久滋养 ,这值得倍加珍惜 ,时时铭记 。

                                           2023年除夕至正月初四草成 ,正月初五改定


      
    上一篇 : 周锦 :2023年重庆茶文化考察团考察心得
    下一篇 : 白一凡 :和而不同 中国茶道
    X

    合作交流 :李老师

    电话:010-82504240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