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z6com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电话

陶德臣 :茶文化教材与大学通识教育——评北京大学出版社版《中华茶文化概论》

声明 :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 ,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文责原作者自负 ,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


编者按 :本文作者为陆军工程大学教授 ,研究方向为茶业经济和文化史 、军事历史 、党的创新理论 。出版各类著作18部 ,发表各类论文470多篇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一带一路’视野下的西南茶马古道文献资料整理与遗产保护研究” [20&ZD229] 、陆军工程大学2021年度政治理论研究基金“从茶叶贸易视角看鸦片战争的爆发”阶段性成果 ,原刊登于《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 。经作者授权 ,在本网站推送 ,以飨读者 ,感谢作者的信任和支持 !


陶德臣


 

摘要 :武汉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组编撰的茶文化通识课教材《中华茶文化概论》 ,特点鲜明 、育人思路清晰 、教材内容充实 。该书编写有三大创新 ,育人有三大目的 ,内容有三大特点 ,是同类教材中的一本好书 ,值得学习 。

关键词 :茶文化;通识教材;中华茶文化概论

 

2021年到来前数天 ,收到武汉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宋时磊惠赐的《中华茶文化概论》一书 。该书2020年12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全书33.6万字 ,由刘礼堂 、吴远之任主编 ,宋时磊任副主编 。武汉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于2016年 ,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 。中心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重大招标项目各一项 ,并承担援藏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 。在《历史研究》《光明日报》等重要报刊发表多篇茶史 、茶文化论文 ,相关成果多次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 。同时 ,在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的支持下 ,“中华茶文化概论”通识课得以立项 ,并从2019年9月起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课 ,目前已成为该校热门课 ,得到学生追捧 。《中华茶文化概论》一书就是他们开展茶文化通识教育的主要依托和重要成果 。它的出版 ,不仅是武汉大学通识教育的大事 ,也是值得全国综合类院校开展茶文化通识教育关注的重要事情 。作为研究茶史 、茶文化30年的爱茶人 ,本人一向密切关注武汉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取得的每一项可喜成就 。现在 ,拜读《中华茶文化概论》 ,觉得此书确实与众不同 ,具有独到之处 。归纳起来 ,主要有三大特色 。

 

一 、编写特点鲜明

一本教材好不好 ,是否能够出类拔萃 ,编写有没有特点很重要 。当今社会 ,冠之为茶文化的书比比皆是 ,其中茶文化教材也不少 。该书指出 :“茶文化方面的教材和书籍 ,不可谓不多 。”[[1]]P10仅该书提到的国内茶文化重要教材就有8种 ,茶文化普及性读物或者学者学术论著也有8种 ,这还不包括浙江大学黄志根多年前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华茶文化》[[2]] 。但为什么有了这么多教材及茶文化书 ,还要出版一本该领域的教材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 ,面向综合类院校学生的教材还十分稀缺 。大部分已有的教材是面向职业学校中诸如酒店与旅游管理专业 ,或者是茶学 、农学等专业的学生 ,还有一些是面向社会上的普通阅读者 。这些类型的教材和著作在普及性和专业性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但无法适用于综合类高校学生的特点——综合类高校学生往往基础较好 ,视野较为开阔 ,对教材的知识性需求较弱 ,更多是需要探究性的问题讨论 。另一方面 ,在文理分科 、专业细化的背景下 ,茶文化课程的优势在于 :以科学为基础 ,且更强调文化的提升 。因此 ,综合类高校的学生在选择“茶文化”这门课程时 ,要求教材兼有这两方面的特性 。再者 ,即使是酒店与旅游管理 、茶学或茶学专业的学生 ,也不应该仅仅以追求更多知识作为目标和旨趣 ,而更应该从事探究性的学习 、进行批判性地思考 ,为将来适应复杂社会实践奠定基础 。因此 ,这是一本适合所有大学生以及一般读者需求的茶文化教材 。

为了达到上述两方面的需求 ,使教材特色鲜明 ,在兼顾基础知识介绍的同时 ,该书从编纂和遴选作者方面 ,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创新[1](P11-12) 。

(一)以脚注的形式 ,注出了一些必要的文献和出处

传统茶文化教材中 ,这些要素往往被视为累赘 ,删繁从简 ,仅在书后的参考文献中列出 。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阅读 ,显得简洁明快 ,缺点是学习者无法明确知道正文中哪些是教材编著者的观点 ,哪些是引自其他学者的观点 ,以及这些观点是否权威可靠 。而采用文献脚注的形式 ,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同时 ,如果学生愿意查用脚注中的文献 ,那么教材就会成为学生进一步探究茶文化的索引和指南 。正是出于这一有心考量 ,该书对于外文文献在正文中附上中文名称的同时 ,也在括号中用原文注明 ,以方便学习者进行检索 。

(二)课后练习设置了三大全新模块 ,突出显示了该书的特色

第一 ,思考论述 。主要根据每一章节主要内容而提出 ,帮助学习者更深入地了解所学内容 。第二 ,学术选题 。主要搜集与每一章节有关 、有价值 、相对前沿的问题 ,提供相关背景资料和参考文献 ,让学生更加自由 、自主地探究 。这一学习方式符合世界主流大学的主要教学方式 ,目的在于课后提供继续学习的素材 ,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 。这是该书的显著特色所在 。第三 ,设置社会实践课 。茶文化与其他纯精神层面的文化类型不同 ,它隶属于物质文化的范畴 ,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可感 、可观 、可闻 、可品 、可识 ,是一种鲜活 、有生命力的客观存在 。设置模块的目的 ,在于激励学生走出课堂 ,在茶文化的现场感受茶的魅力和生机 。

(三)遴选的教材作者体现了学术和实践的较好结合

该书10位作者 ,本人熟悉7位 ,还有3位也略有耳闻 。这10位作者 ,分为两大部分 ,其中7位是较有影响的学者 ,其他3位则具有较强的实践水平 。这两类人物的结合 ,更好地体现了学术性和实践性的结合 。该书最注重的是学术性 ,要求教材编写者秉持客观 、真实 、科学的态度;同时 ,茶文化具有很强的实操性 ,需要一定的茶业人员参与 。从人员搭配来看 ,确实解决了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的问题 。两位主编 ,武汉大学教授刘礼堂负责学术统筹 ,确保观点正确和专业 ,大益茶道院院长吴远之负责茶叶一线问题把关 。各章节的编写人员 ,也体现着这种结合 。比如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沈冬梅 、江西社会科学院《农业考古》主编施由明 、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关剑平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蒋文倩 、武汉大学茶文化中心宋时磊等 ,上述几位是茶史 、茶文化界知名专家 ,长期活跃在此领域 ,且学术态度严谨 。本人对这些学者本人 ,以及他们出版过的较为重要的茶文化论著 ,均有深入的了解 。大益茶道研究院徐学 、李芳有长期茶叶行业从业经验 ,在茶具 、茶馆方面的研究和实践都颇有心得 。高添璧在茶事艺文等方面也有一定造诣 。

正是有了这些难能可贵的创新 ,使该书在众多茶文化教材 、论著中脱颖而出 ,显示了与众不同的鲜明编写特点 ,成为众所瞩目的茶文化代表性教材 。

二 、育人思路清晰

一部好教材 ,必定体现着明确的育人目的和先进的教学理念 。该书对这方面的设计尤为重视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该书编写组按照综合类高校学生的特点及认知规律 ,精心确定了三大教学目的[1](P12-13) 。

(一)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茶文化的进阶研究提供导引

中华茶文化独树一帜 ,底蕴深厚 。习近平指出 :“中国是茶的故乡 ,《茶经》有云 :‘茶之为饮 ,发乎神农氏’ 。茶叶深深融入中国人生活 ,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3]]著名教育家 、前全国人大委员会副委员长许嘉璐也说 :“盖有识者皆知茶乃中华之瑰宝 ,中华乃茶之祖源” 。他把中国的儒释道文化 、茶文化 、中医并称为中国文化输出的“一体两翼” ,认为茶文化 、中医“在中华文化无数文化形态中 ,最全面 、最系统 、最具体 、最切身的 ,当属这两项 。”[[4]](第一册P1-4)中华茶文化博大精深 ,将儒释道各派的思想精华融合 ,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思想形式 。它蕴含着精行俭德 、致清导和 、韵高致静 、茶禅一味 、诚敬以礼等方面的思想 。茶与中国人追求的高尚道德品德 、情操紧密融合在一起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茶之精神 。在大学里开设“中华茶文化”通识课很有必要 。首先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修养和品德修养 。学习茶文化 ,理解体会茶文化的内涵 ,将其精华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对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 ,该书“拓展训练”部分的学术选题 ,为进一步从事茶文化研究者提供了研究方法和路径 ,为相关人士迅速走上研究之路打开了方便之门 。

(二)促进大学生对茶文化的了解 ,使之具备基本的辨识能力

2017年 ,习近平给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致贺信时 ,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殷切希望 :“希望你们弘扬中国茶文化 。”[3]大学生作为祖国事业的接班人 ,学习中华茶文化责无旁贷 ,十分必要 。但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一个比较系统的文化类型 ,不可能自动进入大学生的头脑中 ,必须通过适当途径和方式加以学习 ,才能更好地了解中华茶文化 。从茶叶的内涵来看 ,中华茶文化包括辨别茶类 、品鉴香茗 、使用茶具等 ,从茶叶的外延来看 ,中华茶文化包括茶叶历史发展 、文学艺术等 。同时 ,中国的茶文化 ,与陶瓷文化 、丝绸文化一起 ,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三大件” 。习近平指出 :“古代中国曾经长期是世界强国 ,但中国对外传播的是和平理念 ,输出的是丝绸 、茶叶 、瓷器等丰富特产 。”[3]茶叶流传数千年 ,至今仍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 ,给我们的生活种种美好的精神感受 。然而 ,当前茶文化传播与研究还比较浮躁 ,各种说法充斥其间 ,有不少缺乏起码的常识 ,有些甚至本身就是错误的 。茶叶市场上也是古茶树 、老茶 、野生茶种类繁多 ,鱼目混珠 ,动辄成千上万甚至几十万元一斤的高价茶 ,让人眼花缭乱 ,莫衷一是 。学习茶文化课程 ,可以一定程度上看清本质 ,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 。

(三)促进茶叶的对外传播 ,弘扬中华茶文化

2020年5月21日 ,首个“国际茶日”来临之时 ,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 :“联合国设立‘国际茶日’ ,体现了国际社会对茶叶价值的认可与重视 ,对振兴茶产业 、弘扬茶文化很有意义 。作为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 ,中国愿同各方一道 ,推动全球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 ,让更多的人知茶 、爱茶 ,共品茶香茶韵 ,共享美好生活 。”[[5]]振兴茶产业 、弘扬茶文化 ,中国有足够的底气和自信 。因为 ,“茶起源于中国 ,盛行于世界 。”[5] “从古代丝绸之路 、茶马古道到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茶穿越历史 ,跨越国家 ,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 。”[5]

虽然在19世纪40年代前 ,日本 、印度已有少量茶叶出口 ,但世界茶叶市场仍然由中国垄断 。嗣后 ,日本 、印度 、爪哇 、斯里兰卡的茶产得到一定发展 ,出口持续增加 ,挤占了中国茶叶部分市场份额 ,但到19世纪80年代后期前 ,世界第一茶叶出口大国的桂冠仍属中国 ,各国消费的茶叶主要由中国供应 。嗣后 ,日本 、印度 、斯里兰卡 、爪哇等新兴产茶国不断崛起 ,相当程度上挤占了中国茶叶的世界市场份额 。1900年 ,世界茶叶出口第一大国的位置易位 ,印度为第一 ,中国屈居第二 。1917年 ,世界茶叶出口大国排序又发生变化 ,印度仍然为第一 ,斯里兰卡升至第二 ,中国降为第三[[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肯尼亚等非洲国家也成为国际茶叶市场的重要供应者 。受此影响 ,中国茶叶市场份额不断萎缩 ,中国茶叶传统市场英国 、俄罗斯 、美国等被抢占殆尽 。如今 ,经过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数十年恢复和发展 ,中国已再次成为世界茶叶最大生产国 ,2019年 ,全国茶园面积为4597.87万亩 ,茶叶产量达279.34万吨[[7]] ,双双占世界第一 。但中国茶叶出口量还未恢复到世界第一的位置 ,更不要说垄断世界茶市了 。2019年 ,世界茶叶出口量第一位的是肯尼亚 ,49.7万吨 ,占世界茶出口26.2% ,中国占第二位 ,为36.7万吨 ,占19.4% ,均价为5.51美元/千克 ,单价虽比以前有所上升 ,但仍大大低于台湾茶的均价12.09美元/千克[[8]] 。台湾省茶售价较高的原因除了品质较高之外 ,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世界消费者基于文化因素而大量购买 。台湾茶艺虽从属于中华茶文化 ,但它与日本茶道一样 ,在世界上具有更高的影响力 。台湾茶艺举办的时候 ,往往会附带上台湾茶产 ,这就引起了人们对台湾茶的购买欲 。大陆客人赴台湾省旅游 ,带回的台湾特产往往也有台湾高山茶 。这就说明茶文化对茶叶贸易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近代中国出口货物主要是丝茶 。有清一代 ,茶叶出口价值长期位居各货出口价值之首 ,这一地位自18世纪一直延续到1900年 ,1901—1916年降为第二位 ,嗣后至1937年 ,地位虽先降后升 ,但仍为世界前十[[9]](P360-365) 。故洋务派后期领袖张之洞说 :“查中外通商以丝 、茶为大宗”[[10]](第三册P412) 。现在“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 ,全球产茶国和地区达60多个 ,饮茶人口超过20亿 。”[5]

茶文化传播能够成为国与国之间 、民与民之间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从这个意义上讲 ,“丰富和弘扬茶文化”[[11]]的确意义重大 。

 

三 、教材内容充实

编写特色鲜明 、育人思路清晰 ,最终要体现在教材内容充实上 。因为一本书 ,无论如何 ,内容最为重要 、最有价值 ,也是最终落脚点 。笔者欣喜地看到 ,该书是一部内容充实的好教材 。之所以说它内容充实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一)内容丰富多彩 ,自成体系

该书共分导论 、正文九章及一个后记 。主体部分当然是九章正文 。第一章“历史源流” ,共6节 ,分述利用起源与茶文化的萌芽 、唐代茶文化全面形成 、宋代茶文化繁荣兴盛 、别具一格的明代茶文化 、清代茶文化的发展与转折 、现当代茶文化的复兴 。第二章“文化思想” ,共5节 ,分述精行俭德 、致清导和 、韵高致静 、茶禅一味 、诚敬以礼 。第三章“茶事艺文” ,共4节 ,分述茶与诗词赋 、茶与小说及散文 、茶与歌舞戏 、茶与书法绘画 。第四章“茶风茶俗” ,共4节 ,分述饮食茶俗 、岁时茶俗 、喜庆茶俗 、信仰茶俗 。第五章“品类功用” ,共4节 ,分述认识茶树 、茶叶的分类 、选购与储藏 、饮茶与健康 。第六章“当代茶艺” ,共4节 ,分述茶艺诸要素 、杯沏茶法 、壶沏茶法 、盖碗沏茶法 。第七章“茶具珍赏” ,共3节 ,分述茶具常识 、瓷质茶具 、紫砂茶具 。第八章“茶馆风情” ,共4节 ,分述发展源流 、经营类型 、地域特色 、功能作用 。第九章“对外传播” ,共5节 ,分述西南传播与茶马古道 、东路传播与日韩交流 、西路传播与丝绸之路 、北路传播与万里茶道 、海路传播与世界化进程 。总之 ,该书的主要内容围绕历史 、文化 、艺文 、茶俗 、品类 、茶艺 、茶具 、茶馆 、传播来展开 ,从而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框架体系 ,其内容丰富多彩 ,有血有肉 ,令人读后击节 。

(二)阐述权威可靠 ,有理有据

教材不同于专著 ,不但要考虑自圆其说 ,还要考虑内容的真实有效性 、权威可靠性 ,所以材料的选择 、内容的表达 、结论的得出都必须围绕权威 、可靠来展开 ,既不能模棱两可 ,又不能主观臆断 。这就给作者提出了很高的专业要求和择善而从的能力 。令人欣喜的是 ,该书不但提出了这一要求 ,而且忠实地将之贯彻于全书全过程 、各方面 ,使权威 、可靠性真正立起来 、落下去 。例如 :在“导论”中 ,谈到中国茶叶的起源时 ,从“神农尝百草 ,一日而遇七十毒 ,得茶而解之”的说法 ,谈到有些人主张茶作为饮料是从神农开始的 ,并简单介绍了2015年浙江宣布的余姚田螺山遗址所发现的距今天六千年左右的古树根是茶树根 。接着 ,该书认为 ,这两种观点 ,学术界向来有很大争议 ,前者更多被认为是美好的神话传说 ,后者则有太多疑点 。该书接着说 ,中国茶叶的开发利用历史 ,目前可追溯到西汉 ,应是可信的 。证据有二 ,一是陕西西汉景帝汉阳陵出土的茶叶为实物证据 ,二是西汉王褒《僮约》“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的文献印证 ,从二重证据法的角度解读 ,可信度相对高一些[1](P1-2) 。这样得出的结论就比较可信 ,避免了学生可能出现的思想混乱和不知所措 。

类似表达还体现在第一章“历史源流”关于茶叶利用的起源中 。该书指出 ,传说中人类发现 、利用茶叶的时间很早 ,可追溯至神农时代 ,同时又介绍了2001年 ,浙江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发现了一颗炭化的植物种子 ,疑似茶籽 。跨湖桥遗址中还发现了一个残破的釜 ,里面有一块焦黑的残留物 ,初步鉴定为茎叶类物质 。有论者据此认为杭州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茶树种子及茶与釜 ,这一观点引发了不少争论 。同样的争论还体现在田螺山遗址发现的山茶科植物根 ,有论者结合河姆渡遗址发现的樟科植物叶 ,得出当时人们已经开始采集附近山上野生茶树的茶籽 ,在居所附近种植和利用茶的观点 。介绍过这些内容后 ,该书认为 :“总体而言 ,这些观点多未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和分析 ,争论和质疑声音不断 ,故在得到学界普遍认可之前 ,本教材暂不采信 。”[1](P14-15)这样的处理就比较明智 。

再如 :关于“茶文化概”的界定 。该书从广义 、狭义文化两个视角对茶文化概念作了梳理 。指出 :王玲《中国茶文化》的定义明显同义重复 ,实际上没有直接界定 。陈文华《中华茶文化基础知识》中所下的定义从四个角度对茶文化领域进行了分析 ,但这种常见的分类法 ,在一定程度上 ,缺乏学术内核 ,失之于笼统和泛化 。可见 ,下一个定义是困难的 。阮浩耕 、丁以寿也面临同样困惑 。因此 ,该书并不给出明确的茶文化概念 ,只将茶文化作为一种物质与精神双重融合的综合性文化 。该书认为 ,文化有着内在规定性和约定俗成性 ,茶文化同样如此 。该书主要介绍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思想哲理 、茶事艺文 、饮茶习俗 、品类功用 、茶艺 、茶俗 、茶礼 、茶馆 、茶具及对外传播等[1](P4-5) 。这样的处理就比较巧妙 ,也易于避免产生歧义 。本书导言中的内容经过修改润色 ,题为《中华茶文化的源流 、概念界定与主要特质》 ,在教材出版前发表在刊于《农业考古》2020年第5期 。文章发表后 ,引起了学界瞩目 ,《新华文摘》2021年第2期全文转载了这一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历史学文摘》也同期转载 ,这就很好地说明了它的影响力 。

又如 :关于“精行俭德”内涵的不同理解 。该书说到 ,“精行俭德”是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提出的对茶人品格的要求 ,是中华茶文化思想中首要意义的思想 。但陆羽《茶经》对“精行俭德”这一重要茶文化思想的内涵没有做解释或说明 ,所以 ,当代学者们对其有不同解释 。该书在梳理了几种有代表性观点后 ,在此基础上提出 ,陆羽所说的“精行俭德”是指茶人应当具备的品德 、品格 。根据陆羽个人的学识 、修养 、情趣和个性特征来理解 ,这四个字不仅涵括儒家思想 ,包含了孔子 、孟子等所提出的理想人格 ,而且融合了佛道思想[1](P48-50) 。这样的持论就比较公允 。

其他例子还很多 ,兹不一一枚举 。总之 ,该书阐述的权威可靠性得到了保证 ,有理有据 。

(三)逻辑性强 ,言之成理

教材不但是阐述内容的 ,而且是向学生宣讲道理的工具 ,逻辑性强既是基本要求 ,也是学生接受知识 、得到良好训练的重要因素 。阅读该书 ,觉得书中处处体现着严密的逻辑性 ,这既增强了该书价值 ,又使阐述言之成理 ,自圆其说 。

例如 :在第五章“品类功用”中 ,先介绍了绿茶 、红茶 、白茶 、青茶 、黄茶后 ,再介绍再加工茶 ,就显得顺理成章 。同时 ,在介绍再加工茶前 ,先用一 、二句话作一概括 ,指出 :再加工茶是在六大茶类的基础上 ,经过各种工艺制作而成的具有特定形态 、品质和功效的茶类 。主要包括花茶 、紧压茶 、萃取茶 、保健茶等[1](P159—167) 。这样的处理 ,使大概念套着小概念 ,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认识起来比较清晰 ,容易理解书上内容 。

再如 :该书谈到茶叶的“选购与储藏”一节时 ,先有针对性的指出 :“在茶叶的选购方面 ,要注意外形 、色泽 、香气 、滋味等因素 。在储藏方法上 ,要注意引起茶叶劣变的主要因素有光线 、温度 、湿度 、异味污染等 。”在此基础上 ,分别从各个方面具体介绍选购与储藏茶叶的方法[1](P168—173) 。

又如 :在第八章“茶馆风情”中 ,首先以历史线索阐述了茶馆发展历史 ,分为早期茶摊 、唐代茶馆 、宋元茶馆 、明代茶馆 、清代及近代茶馆 、当代茶馆 。在此基础上 ,从传统式清茶馆 、现代茶艺式茶馆 、附设一体式茶馆 、快时尚式饮店等方面阐述了茶馆的经营类型 。然后 ,按照地域文化特色 ,将茶馆再区分为川派茶馆 、粤派茶馆 、京派茶馆 、杭派茶馆 、闽南茶馆等不同类型 。最后 ,从功能作用方面将前面多有涉及的内容略去 ,仅从整体宏观角度出发观察 ,讲了茶馆其他方面的经济和社会功能 。如 :促进消费 、带动就业;隐性知识传播功能;文化展示和传播的载体[1](P231—260) 。如此论述 ,既使内容层次分明 ,又避免了不必要重复 。

当然 ,在充分肯定该书是一部质量较高 、操作性较强 、能够较好满足高校 ,尤其是综合类高校学生学习需求的通识课用书的同时 ,笔者认为该书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例如 :部分内容存在疏漏并可适当加强 、有些表述似可更精准 。一是 ,该书第44页“六 、19世纪末期茶业与文化由盛而衰” ,似应改为“六 、19世纪80年代末期茶业与文化由盛而衰” 。因为 ,无论是以1886年还是以1888年作为近代中国茶叶出口的最高峰 ,讲19世纪80年代末期更准确 。二是 ,该书第238页脚注为 :①葛长森 :《金陵茶文化》 ,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第127页 。但正文中的内容与所引原文有所出入 。原文为 :“明末南京开设的茶馆有其共同的特点 ,即选址在环境幽雅之处 ,内部还精心点缀花木山石 ,店堂里的茗 、泉 、壶 、档均为考究之品 。”该书间接引用为 :“明代茶馆 ,亦受社会诸方面的影响 ,注重时尚 ,特别讲究茶室的幽静 ,布置雅座环境 ,内部还精心点缀花木山石 ,店堂里的用品为考究上品 。”两相比较 ,原文讲“即选址在环境幽雅之处” ,但引文多出“布置雅座环境” ,这不完全是一回事 。三是 ,该书第239页“五 、清代及近代茶馆” ,似应改为“五 、清代及民国茶馆” 。因为 ,清代与近代有时间交集 、重叠 。四是 ,该书第六章“茶具珍赏”内容有些单薄 ,可以加上第四节“玻璃茶具” 。客观地说 ,这些小问题无伤大雅 ,仅提出来供参考 。不当之处 ,敬请指正 。

 

[参考文献]


[[1]]刘礼堂,吴远之.中华茶文化概论[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

[[2]]黄志根.中华茶文化[M].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3]]习近平.习近平主席向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致贺信[J].茶讯,2017,(5).

[[4]]许嘉璐主编.中国茶文献集成[G].北京 :文物出版社,2016.

[[5]]习近平.习近平致信祝贺首个“国际茶日”[N].人民日报,2020-5-22.

[[6]]陶德臣.近代中国外销茶的发展阶段与特点[J].中国农史,1996,(2).

[[7]]梅宇.2019年中国茶叶产销形势报告发布[N].中华合作时报,2020-3-31.

[[8]]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世界茶叶产销形势发展报告[EB/OL]. http://www.sohu.com/a/441242283_307138, 2020-12-29/2021-05-15..

[[9]]陶德臣,王金水.中国茶叶商品经济研究[M].北京 :军事谊文出版社,1999.

[[10]]张之洞.张之洞全集[M].武汉 :武汉出版社,2008.

[[11]]习近平.世界茶乡看浙江[J].茶博览(增刊),2006.


  
上一篇 : 李萍 、陈重穆 :对话三联中读茶播客活动
下一篇 : 返回列表
X

合作交流 :李老师

电话:010-82504240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