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z6com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电话

第九讲哲学家茶座 :从三晋哲学看中国茶道(下)

声明 :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 ,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文责原作者自负 ,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

主讲人 :路强 助理研究员

时  间 :2017年12月24日下午3:00-5:30

地  点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600会议室

 

我们来谈谈茶道哲学的概念 。

首先我们提茶道哲学的时候要界定这个概念 ,怎么界定?我觉得是不是有三方面的定义 :一个形而上怎么定义 ,就是“道”上怎么定义 ,茶的形而上学是什么?进而我们可以通过佛学或者禅学 ,毕竟茶和佛教哲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些僧人也有一些茶的理论 ,也可以进行一个定义 。还有一个我认为可以在美学上给它一个定义 。我觉得要明晰茶道哲学的话 ,从概念上应该对它进行三方面的定义 。

还有一个是学科归属的问题 ,我觉得咱们搞学问得先确定一下 。从学科来说 ,哲学分八个二级学科 ,茶道哲学作为一个哲学 ,应该归为哪一个门类里面去?如果从二级学科上来归类 ,我觉得至少现在看来 ,多半是中国哲学的范畴 ,也许也有西方哲学的透视 ,但是很少 。大多数一说茶道哲学 ,一定是中国哲学的概念 。本土哲学我们现在二级学科里面没有这个说法 。我最近做生态哲学研究 ,我看过一些文化哲学的文章 ,如果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话 ,文化哲学可以作为它的上位的哲学概念 ,可以借鉴一些文化哲学的方法 。我觉得现在从学科归属上能看到的应该就是这两方面 。

研究方法我觉得现在是建构和演绎的方法 。建构的方法 ,我们能够拿什么样的哲学概念或者哲学思想 ,充盈到茶道哲学中来?换言之 ,如果我们把茶 、茶文化 、茶仪式作为一个现象的话 ,用哪些概念 、已有的理论可以分析?比如我们用生命哲学的某些理论 ,生活方式的某些理论 ,体验哲学和身体哲学的理论可能都可以 。演绎的方法指通过茶道哲学本身这种仪式也好 ,茶的物件 、体验 、氛围也好 ,我们可以从中析出某些哲学概念来 ,比如析出本体论和现象学的东西 。

我个人认为既然我们要做茶道哲学这个研究机构的话 ,最起码最实在的东西 ,我们要写出一些茶道哲学的论文来 ,这些论文要说理 、讲理 ,如何说这个理 、讲这个理 ,从我做学术刊物编辑这个角度来说 ,我觉得从基本概念界定和研究方法是可以做的 。为什么?因为只有通过这样的方法 ,这篇论文在一个编辑的眼里 ,它才是言之成理 、执之有据的 ,而并不是宣传 。

进一步我想了一下茶道哲学应该包含的一些内容 。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去建构茶道哲学?虽然茶道哲学还处于建构阶段 ,我认为可以从本体论 ,从道家哲学 、佛教哲学 、身体哲学这几个方面来建构 。身体哲学是西方法国哲学的一种 ,茶这个东西必须跟身体有关系 ,包括这一次我来参加中国伦理学大会 ,其中有一个分论坛叫做“健康伦理” ,可能也是一个点 。身体哲学注重身体体验性 ,身体的感受 。这是本体论层面 ,我觉得可以从这几个层面来借鉴 。

价值论层面 ,我觉得除了儒家哲学还有生活哲学 ,更多的价值问题就是伦理学的层面 ,它对于生活的价值 ,对于善恶的评判 ,包括跟它有关的一切 ,哪怕是茶叶生产过程当中 ,我们对它生产的好 、不好 ,道德的 、非道德的 ,都可以进行一些延伸 。

方法论层面 ,我个人想到两个对于茶道哲学非常有价值的方法——现象学和诠释学的方法 。现象学的方法应用于透视现在与茶有关的现象 ,比如仪式 、礼仪 、味道 。诠释学就是诠释文本 ,我看过大量的中国古代的文本 ,很多文本都很杂和散 ,所以我们是不是需要借鉴一些哲学诠释学的方法 ,比如像“效果历史”这样的观念 ,把关于茶的文本诠释为当代的哲学 ,我觉得诠释学可以做这个工作 。为什么可以用这两种方法?哲学有几种基本方法 ,似乎分析哲学的方法和马克思的辩证法离的略微远一点 ,做起来难一点 ,能不能形成突破我不好说 ,但是我想的可能离我们最贴切的就是现象学和诠释学的方法 。

从实践论上 ,我们应该主要把它作为应用哲学 ,应用哲学现在是国际哲学界非常火的门类 ,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发展趋势 。茶道哲学我觉得从实践的落脚点 ,应该落实为应用哲学 。

分析完茶道哲学的这种建构性以后 ,我觉得它跟三晋哲学有一些可借鉴和融通的东西 。首先是茶道哲学的现实化 ,从三晋哲学中吸取一点实践性和实用性的事情 。茶道哲学的实践走向是什么?我们的茶道哲学一定要从实践中的大家日用喝茶 、品茶或者茶在生活当中的影响开始 ,而不能抽象建构一种类似于玄学式的玄而又玄的论证 。三晋哲学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对于现实生活的关注 。为什么关注现实?三晋哲学最初的产生 ,第一个问题是怎么样让我们这边人在战乱中活下去 。活下去在当时是非常难的 ,山西经历过几次大的惨烈的战争 ,包括我所在的太原市古晋阳城 ,两次先被火烧 、再用水淹 ,曾经所谓的“人骨生火 、易子而食”就是在晋阳城内发生的 。所以当时的晋学从一开始 ,就有面向具体生活的要义 ,这个也是我们哲学可以借鉴的 ,当然我们不会面对那样残忍和悲剧化的生活状态 ,但生活是一种扎扎实实的非常现实的生活 。比如我们的茶道哲学 ,至少从现在来说 ,可以研究成都的茶馆 ,研究北京最有名的大碗茶 ,“前门情思大碗茶”这首歌唱的还是很不错的 。我们要有明确的生活意识 ,最终要走向生活 ,和老百姓的日用结合起来 ,也就是要走向大众 。

第二个是三晋哲学的融合性 ,以它的实用性为基点 ,三晋哲学还有一个融合的特点是茶道哲学可以借鉴的 。其一是多元价值与多元精神的结合 。台湾茶道或者是潮汕功夫茶是一种价值 ,北京大碗茶是喝茶 ,成都的茶馆还是喝茶 ,哪怕去德云社听相声喝的茶 ,都是喝茶 ,也就是多元性要融合 ,我们要尽可能丰富其中的内容 。其二是不同的学理视角的交叉 。我们做茶道哲学 ,恐怕也不能说我就纯而又纯 ,按照以前的完全的形而上学去做 ,恐怕我们也需要借鉴一些社会学的方法 ,比如调研的方法 、人类学的方法 。最近我对孙春晨教授做的“伦理人类学”比较感兴趣 ,他是用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来分析伦理学的问题 ,我觉得这是我们可以借鉴的 。还有包括一定的经济学 ,我们必须了解茶的市场的机会 、供需的关系 ,包括中国茶在国际上的影响 。多学科的交叉最终是要导到文本里面 ,茶道哲学最后一定是“问题导向” ,要形成一种有意识的哲学问题意识 ,或者用哲学的视角解决现实当中某种生活的问题 。

茶道哲学更进一步的研究也要结合当代的时代发展 ,茶道哲学最终是要立足于已有的时代 。中国现在进入中国文化自信的时代 ,或者说具有中国独特话语的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里 ,茶文化或者与茶有关的文化现象 ,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我们现在关于茶的信息量是爆炸式的增长 ,以前我们听说十大名茶 ,据说有人统计过 ,现在中国各种的评价机构评出来的中国茗茶类有1024种 ,这还是大种类 。另外 ,喝茶的方式也有各式各样的体验 ,除了我们引进的现在的潮汕功夫茶的饮法 ,还有比如把普洱萃取粉末状的方式 ,像咖啡那样的喝 ,比如煮茶的方法 ,有人恢复了宋代的点茶的喝茶方法 ,还有各种花茶的喝法 。我前几天来北京逛文创产品 ,看到有人把茉莉花茶和红茶结合在一起做成茉莉红茶 ,这是我以前没有喝过的 ,喝了一下感觉还不错 。

最后我想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茶道哲学在当代中国应该有的一个基本走向——“不忘本来 、吸收外来 、面向未来” 。第一个不忘本来 ,我觉得到现在为止 ,如果提茶道哲学 ,仍然是以中国哲学为基础或者根基 。因为在中国才有“道”的概念 ,茶本身在中国产生 ,喝茶的方式和对茶的理解 ,最终是中国文化根基产生的 ,茶道最初的文化根基在这儿 。

第二 ,要尊重茶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自然流变 ,我们要看到茶有蒙昧时代 、滥觞时代 、精致时代 、流俗时代 、时尚时代 ,我们今天要确定它在怎么样一个时代 ,回答时代的问题 。我们的文化应该是一个有根的文化 ,有传承的文化 ,不应该忽略这个文化中的各个阶段 ,不能单纯把雅的文化 、文人的那种矫情的曲水流觞作为茶道文化 ,要尊重自然的流变 ,要有哲学史的意识来看待茶道哲学 。我个人有一个期望 ,咱们是不是最初做这个学科 ,要有一本“茶道哲学史” ,或者是“茶学思想史” ,要有一个著作 ,首先做一个史料的梳理 。

第三 ,我们要看到茶道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动态发展 ,这里主要强调优秀传统文化 。我一直有这样的观点 ,我从来不认为一种文化是没有问题的 ,哪一种文化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所以不可能全然是优秀的 ,中国的是 ,西方的也是 。同样面对当代或者时代问题的时候 ,没有一种文化敢说我能够完全解决这个时代的问题 ,信我就可以 。那就成为宗教了 ,信上帝就可以解决问题 ,宗教敢说这个话 。真正的这个时代的文化没有敢说我这个文化可以面对这个时代所有的人 ,不可能 ,我们这个时代既不是中国的古代 ,也不是西方的古希腊 ,也不是西方的基督教时期 ,甚至我们都超越了现代这么一个概念 ,走入后现代 ,走入大数据时代 ,走入信息时代 。基于这种认识 ,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看到我们优秀的那些东西在哪儿?茶道和这些优秀的东西 ,无论是结合也好 、延伸也好 ,它的价值何在?

最后 ,我们要从茶道中扩展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我想到的能跟茶道结合起来的 ,比如中国精神里面的“包容” 。这个包容可能还不止三晋哲学的“融合” ,这个包容是尽可能不排斥 ,我不伤害你的情况下我们共存 。中国精神非常的多元和丰富 ,中国可以把茶这么一个简单的 、最初就是一个药用和食用的东西 ,扩展出由高到低一系列的文化 ,这个在西方是很难的 。西方最有名的英式下午茶 ,凯瑟琳王妃带到英国皇室的饮茶方式 ,我尝试过两次 ,我觉得首先那种品饮方式不适合胖的人 ,因为它那个点心特别甜 ,一定要三层 ,放司康饼 、马卡龙等等 ,下午茶一定要加蜂蜜和糖 ,两杯茶喝下去 ,再吃一下点心 ,晚上饭都不想吃了 。英式下午茶也非常的正式 ,茶具很精美 ,要穿正式的衣服 ,规矩很多 ,这也是西方的一种文化 ,但是我觉得它依然没有我们的丰富性 ,没有我们这种味觉体验 。

吸收外来要吸收什么?从哲学上来说 ,第一个是理性精神和结构意识 。我受学界几位老师的影响 ,因为我做学术访谈做的多 ,我觉得我们即便做茶道哲学的时候 ,同样需要有理性意识和结构意识 。每一个概念至少在用的时候 ,一定范围内要表达清晰 ,不要含糊 。第二个要吸收的是外来的商业文化 ,而且我们不光要吸收 ,还要应对 。之所以普洱茶被炒起来了 ,我觉得也是受商业文化的影响 ,它不是喝的饮料的东西 ,是商业投资的行为 ,所以大家今后买茶的时候 ,很多推销员可能不是说我的茶品质如何好 ,口感怎么样 ,工艺怎么样 ,只跟我说存五年肯定升值 ,我们就收藏这个茶 ,放心吧 !我听了这个话就会想如果这样的话 ,我是买茶合适?还是拿这个钱买黄金合适?还是投资艺术品合适?它离文化本真的东西远了 。茶道哲学作为一种哲学 ,既然存在与它有关的市场的各种现象 ,都应该在我们研究的视野当中 ,完全可以利用哲学的视角作为一种案例来进行反思 。现在学界的这种反思非常多了 ,这回我在伦理学论坛就发现很多都是反思 ,比如奥林匹克就是伦理的反思 ,那么这种茶道的哲学反思在哪里?我们给中国茶道哲学特有的解答应该是怎么样的?第三个我们要注重与新兴的部门哲学相沟通 。茶道哲学可能可以和其他的一些部门哲学 ,比如生态哲学 、休闲哲学 、经济哲学等进行多学科的沟通 ,尤其要关注一些现在西方哲学的新兴发展 。因为我们毕竟是一个研究所 ,要是推广机构就罢了 ,我觉得做研究机构需要这些 。

哲学没有定义 ,茶道哲学一定需要永远保持一种批判精神和反思精神 ,最终它的发展 ,如果往大的方面讲 ,是要确立中国人的一种行为 ,从中提升出精神层次的价值 ,对于整个人类来说 ,必然要面向全人类 。一种哲学思想 ,如果说只在一个区域内起作用 ,出这个区域没有作用的话 ,这种哲学没有价值 。现在我们进入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 ,如果这个东西最后是面向全人类的东西 ,如果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 ,把这样精神层面的东西推扩到全人类的范围 ,使整个人类对这样一种行为 、这样一种物件或者内涵的文化的东西 ,产生新向往的东西 ,这就是我们最大的贡献 。这也就是最初的主题 ,我们通过三晋可以看到中国 ,通过中国也就可以看到世界 。如果真的做到那一点的话 ,我们恐怕不用太在意茶叶的商业价值 ,那个时候的商业价值 ,自然会成为一个附属品 ,它会自己实现 。最基本一句话 ,当面对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市场 ,和全世界几十亿市场的话 ,体量首先不一样 。这个是我个人对茶道哲学的未来发展的一个期许 ,或者我认为它应该也必然能够达到的东西 ,当然这可能需要不止一代人的努力 。


  
上一篇 : 第九讲哲学家茶座 :从三晋哲学看中国茶道(中)
下一篇 : 第九讲哲学家茶座 :从三晋哲学看中国茶道(答问环节)
X

合作交流 :李老师

电话:010-82504240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